永辉深度变革:是破茧重生还是危机四伏?,永辉“名创优品时代”:变革之下路在何方?

本文聚焦永辉超市正经历的由内而外的深度变革,详细介绍了从管理层变动、股东结构调整到门店调改、关店计划等多方面的变化,分析了永辉面临的经营困境,如业绩亏损、市场份额缩减等,同时探讨了其试图建立核心优势的举措及面临的挑战。

当下,永辉超市正经历着一场从内部管理到外部市场布局的深度变革。3月20日,永辉发布公告,宣布由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根据此前公告可知,永辉公司改革领导小组组长为叶国富。

进入“名创优品时代”的永辉,可谓是变动不断。先是原CEO李松峰未获续聘,接着叶国富出任改革领导小组负责人,随后东北多家门店关闭,京东也清仓了其持有的永辉股份。叶国富在3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透露,2025年永辉计划调改门店约200家,并且会视具体情况关闭250 – 350家门店。这些变化很可能导致永辉关闭近半数的门店。随着变革的不断深入,永辉的调整逐渐进入到了“深水区”。

永辉深度变革:是破茧重生还是危机四伏?,永辉“名创优品时代”:变革之下路在何方?

“减亏”成为关键词

3月20日收盘时,永辉超市股价报收于5.08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了2.68%。同一天,永辉发布公告称,鉴于永辉超市第六届董事会暂未聘任公司CEO,为了确保公司规范运作,保障公司日常经营管理事项顺利开展,董事会授权公司改革领导小组代行CEO职责。当天,上交所针对永辉超市内部治理事项下发了监管工作函,涉及对象包括上市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一般股东、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近期,永辉内部在股东、管理层以及调改策略等多个维度都发生了变化。在第六届董事会第一次会议上,永辉宣布成立改革领导小组,并推选永辉第一大股东名创优品的创始人叶国富为组长。而永辉原CEO李松峰不仅未被续聘,也没能通过当选永辉非独立董事的投票。永辉公告显示:“暂未聘任公司CEO,虚位以待,将全球招募。”

2024年9月,永辉股东牛奶公司、京东世贸和宿迁涵邦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向骏才国际转让股份,骏才国际及其实控方名创优品成为永辉的第一大股东。今年3月11日,永辉公告称股东京东世贸拟减持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约2.66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2.94%。本次减持计划完成后,京东世贸或将不再持有永辉超市股份。这一系列变化意味着永辉的京东“基因”逐步消失,名创优品正式进入永辉核心决策层。

新的管理层对永辉未来的发展有着全新的规划。叶国富在会上介绍了改革领导小组的未来工作方向,称将着手进行三大变革。在组织变革方面,推动建立精简高效的组织架构和阳光积极的工作氛围;在运营变革方面,继续推动门店调改,实现从“卖货架”到“卖商品”的转变;在供应链变革方面,去掉中间商,聚焦核心、优质的大供应商,大力推动裸价直采和自有品牌开发。

叶国富还明确表示,2025年永辉超市的核心目标就是减亏,减亏的主要抓手是“三提两降”,即提人效、提业绩、提毛利,降成本、降费用。

不得不说,永辉近些年的经营状况十分严峻。永辉2024年业绩预亏公告显示,永辉超市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为 – 14亿元,相比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在2021至2023年的三年内,永辉超市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39.44亿元、 – 27.63亿元、 – 13.29亿元。截至2024年三季度,永辉超市的负债率已经达到87.1%。

自2024年5月永辉宣布引进胖东来帮扶调改以来,截至今年2月,永辉已在全国18个城市陆续开出41家调改店。尽管永辉多家调改店在恢复营业的首日、首周发布了令人眼前一亮的客流及销售额数据,但全年预亏的公告表明,对于门店规模庞大的永辉而言,想靠调改店彻底恢复“元气”仍需要时间。

关店率或达46.9%

永辉的市场份额也在不断缩减。3月18日,永辉超市发布公告显示,基于资源整合与能力聚焦的考量,经综合评估,永辉超市东北大区黑龙江、吉林的12家门店将于2025年4月18日停止营业。同时,永辉已与沈阳诚优商贸有限公司(品牌名称“比优特”)达成门店转让协议。

据比优特公告,比优特与永辉达成协议,承接永辉黑龙江、吉林共12家门店,交割后新的“比优特超市”门店大约将在两个月内陆续调改或重新装修开业。资料显示,比优特商业集团起步于1996年,为2023年中国超市百强第27位,截至2024年10月,已经在东北地区开设“比优特超市”超80家。

永辉方面表示,在东北市场的经营实践中,深刻认识到自身的不足,也收获了重要经验。截至目前,辽宁区域已完成沈阳沈北吾悦广场店的胖东来模式自主调改。接下来,永辉将针对辽宁沈阳区域的所有门店,综合评估后陆续启动门店调改工作。

值得关注的是,叶国富在3月17日的股东大会上表示,2025年永辉计划调改门店200家左右,视情况关店250 – 350家,到2026年年底完成全部存量门店的改造(包括关店和调改)。

据永辉官网信息,截至3月20日,永辉在全国29个省份、428个城市共有745家门店。若按照永辉预计最多关店350家计算,在不增加新店的情况下,永辉在2025年的关店率将达到46.9%,接近现有门店的半数。

核心优势待建立

正如永辉在公告中所解释的那样,大规模的调改行动与持续关闭门店的举措,使得永辉2024年的经营情况相比2023年并未明显改善。永辉表示,“虽然调改门店迅速大幅提升客流和销售额,但全新的经营模式在前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以及足够时间的能力迭代;调改的同时,公司也快速关闭了尾部门店,以上几个因素导致业绩下滑”。

连锁产业专家文志宏认为,关闭黑龙江、吉林的门店是永辉基于当前局势作出的决定,“一方面是永辉评估某个区域市场的竞争力以及持续发展能力,另一方面则是进行评估后,对那些没有前景且不易进行调改和提升的门店,可以说是及时止损”。

与此同时,低毛利的现状也是制约永辉调改店创造更大效益的因素之一。零售业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永辉目前的调改店客流、业绩都明显上升,但不一定挣钱,主要是由于目前商品的毛利低,而这一现象是因为它的供应链体系还没有跟上来。当然,目前从抓住门店改造入手,先解决前端的模式问题,再驱动供应链变革,也是一个可行的思路。

3月28日,位于大兴区鸿坤广场的永辉学习胖东来自主调改店将正式开业,这也是永辉在北京的第三家调改店。而此前开业的石景山喜隆多店、房山印象城店,已逐渐过渡到平稳期,开业初期人山人海的景象已不复见。文志宏认为,胖东来的热度给永辉带来的网红效应将随着调改店的增多而衰减,在这样的情况下,能否长期留住消费者,就得看永辉能不能拿出“真材实料”。

很显然,永辉也想建立自己的核心优势。按照叶国富的规划,在自有品牌开发方面,2025年永辉超市计划上架60只新品,孵化出至少10只超过1亿元的超级战略大单品。同时,预计通过3 – 5年供应链生态建设,推动自有品牌达到永辉整体销售额的40%。

不过,永辉的自有品牌能否成为下一个“东来优选”式的品牌、被消费者深度认可,仍有待时间检验。而随着调改队伍的日渐壮大,平衡好调改成本与营收、毛利的关系将是永辉重新出发的关键。

本文详细阐述了永辉超市正在经历的深度变革,包括管理层变动、股东结构调整、门店调改与关店计划等。永辉面临着业绩亏损、市场份额缩减等严峻挑战,虽采取诸多变革措施试图减亏并建立核心优势,但自有品牌发展及调改成本与营收、毛利的平衡仍有待解决,其未来发展充满不确定性。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314.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