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公布的多项成果,涵盖数字经济增加值、人工智能创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人工智能+”应用基地建设以及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并阐述了未来的发展计划和各区的特色发展道路。
3 月 20 日,一场意义非凡的“推动首都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2025 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专场在北京盛大举办。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此次会议中了解到,在过去的 2024 年,北京市数字经济发展成绩斐然,增加值成功突破 2.2 万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 7.7%。尤为突出的是,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到了 10.1%,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动力。
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
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新闻发言人刘维亮介绍,北京正全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不断实现新的突破。目前,北京市已备案 105 款大模型产品,这一数量在全国位居榜首。同时,智能体创新也在加速推进,近期爆火出圈的 Manus 的国内产品 Monica 在京完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登记,为人工智能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更是一马当先,5G、IPv6、工业互联网、智能算力等基础设施建设领跑全国。累计建设 5G 基站 13.39 万个,每万人拥有 5G 基站数达到 61 个,位居全国首位。本市智能算力规模超过 2.2 万 P,形成了国内绿色算力资源最为丰富的京津冀蒙环京算力供给廊道,为数字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此外,北京还着力打造国内领先的数字技术应用试验田,积极推动数字技术和产品的应用落地。全国首个元宇宙数字体验综合体成功落地首钢园,北斗产业发展指数位列全国第一,市管企业数字人民币试点交易规模超 190 亿元,这些成果都彰显了北京在数字技术应用方面的强大实力。
根据《北京建设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2025 年工作要点》,今年,北京市将重点攻关脑机接口、量子信息等前沿技术,力求在国际上取得更多领先成果。同时,将打造智能体软件,让软件更加“聪明”;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助力科研,探索新的科研模式;支持企业组建数字技术创新联合体,建设国际开源社区,形成开放合作的技术创新生态。并且,将抓住“人工智能”这个关键变量,在教育、医疗、文旅等多个领域深化数字技术的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各区还将结合自身优势,打造特色化数字经济发展道路。海淀区将全力打造人工智能产业高地,经开区将着重发展具身智能、信创和未来空间产业,东城区则将聚焦数字文旅产业的发展。
国家数据跨境流动管理制度在北京率先突破
为了深入贯彻党中央关于“建立高效便利安全的数据跨境流动机制”的部署要求,北京在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效。
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副主任王飞介绍,北京率先在全国形成了具有示范性、引领性的实践案例,全国首个获批数据出境安全评估案例、首个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案例、首个外商投资企业“绿色通道”案例、首个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应用案例均在北京成功落地。
截至目前,北京市共推动 59 家企业通过国家数据出境安全评估,224 家企业通过个人信息出境标准合同备案,出境数据的多样性和通过率均位居全国前列。
北京市还针对汽车、金融等重点行业开展专项数据安全风险评估,指导酒店、广告等行业数据违规出境企业依法整改,为数字安全筑牢了坚实的屏障。
王飞透露,目前正在国家网信办的指导下,按照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深化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的部署要求,会同有关部门加紧研究编制北京市数据跨境流动便利化改革 2.0 版方案,具体政策将在 3 月 27 日举办的中关村论坛数据跨境流动创新发展论坛上集中发布。
多渠道建设“人工智能 +”应用基地和标杆场景
当前,以数字经济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释放出巨大的创新动力。北京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赵英俊介绍,北京将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北京推动了一批单体大规模智算集群建设,已经建成若干万卡级以上智算集群;推进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建设,完成示范区 3.0 阶段建设,示范区区域总面积达到 600 平方公里。在释放数据要素价值方面,上线了人工智能数据运营平台,创新数据运营模式,汇聚高质量数据集 2000TB,有力地支撑了模型训练。
2024 年,北京市发改委同市经济信息化局、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共同印发实施了人工智能 + 行动计划,今年将继续多渠道建设应用基地和标杆场景,建立常态化供需对接渠道,“一区一特色”推动差异化发展,共同繁荣本市人工智能创新生态。
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
2024 年,国家数据局正式批复北京市创建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各项工作正稳步推进。据北京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彭雪海介绍,北京市打造了“全量汇通”的公共数据资源体系,其中,北数所提升能级,上架数据产品超 3000 个,发布高质量数据集 300 余个,服务范围拓展至全国 22 个省市。
北京市适度超前布局新型基础设施,承担国家数据流通利用基础设施和全国一体化算力网试点任务。完成数据流通利用增值协作网络主链平台核心功能建设并实现灰度上线,创新了数据流通交易新模式。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要素领域,京津冀数据领域合作进一步深化,签订了《京津冀数据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推动“通武廊”数据协同应用场景试点,形成了首批交通、水务领域共享需求清单。
下一步,北京将加快建设国家数据要素综合试验区,构建适应数据要素特征、符合市场规律、契合发展需要的基础制度;加强国际交流互鉴,打造数据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窗口,积极参与国际数据标准体系建设。
本文全面介绍了 2025 北京加快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的多方面成果和发展规划。在数字经济增加值、人工智能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数据跨境流动等领域均取得显著成效,同时明确了未来在前沿技术攻关、应用场景拓展、新型基础设施布局等方面的发展方向,且各区将特色化发展数字经济。北京正以坚实的步伐迈向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