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杭州兴起的“机器人热”,聚焦杭州机器人小镇。详细介绍了小镇的创建、入驻企业、设立缘由、背后支撑体系,还深入探讨了小镇机器人展览馆的情况,包括展出的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以及人形机器人在馆内难觅踪迹的现状和未来引进的可能性。
在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下,杭州正掀起一股“机器人热”。从智能工厂里灵活运作的机械臂,到服务场所中不知疲倦的配送机器人,各种各样的机器人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这座充满创新活力的城市里。
位于杭州萧山区的杭州机器人小镇,是中国首个机器人小镇。它于2015年创建,宛如一颗科技明珠,聚焦机器人全产业链。小镇总规划面积达3.33平方公里,这里不仅具备研发孵化的功能,为机器人技术的创新提供温床;还有工程服务,保障着机器人产业的高效运行;展览体验区让人们能近距离感受机器人的魅力;旅游休闲区域则为小镇增添了别样的人文气息。
蓝鲸科技记者实地走访杭州发现,小镇入驻企业主要集中在工业机器人领域。而小镇的诞生有着独特的背景。一方面,萧山区作为重工业区,面临着整合产业资源、推动产业升级的迫切需求。就如同一场产业的变革风暴即将来临,需要一个有力的平台来引领。另一方面,杭州凯尔达焊接机器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凯尔达”)率先入驻,发挥了强大的示范效应。它就像一颗火种,为小镇的发展提供了契机。此后,众多工业机器人领域的行业头部企业与知名研究机构相继入驻,在小镇这片土地上汇聚,形成了产业集群,宛如一群科技“勇士”共同开拓着机器人产业的新天地。
此外,小镇还设立了机器人展览馆。走进馆内,人们仿佛进入了一个机器人的奇妙世界。在这里,既可以看到工业机器人精密制造的震撼场景,感受科技的力量;也能了解服务机器人在医疗康复等领域的广泛应用情况,体会机器人给生活带来的便利。不过,记者在馆内观察时留意到,尽管展出的工业机器人技术成熟,但更新迭代较慢,展品多为长期陈列。就像是时间在这里放慢了脚步,机器人展品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辉煌。而且,人形机器人相关企业的展品在馆内也较为罕见,仿佛是这片科技海洋中的“稀有珍宝”。
聚焦工业机器人
踏入小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极具科技感的大型雕塑。它仿佛是小镇的守护者,向人们展示着科技的魅力。
图源:蓝鲸记者拍摄
漫步于小镇之中,稼仁半导体、布雷科、杭纳半导体等涉足机器人业务的企业随处可见。据小镇工作人员介绍,ABB集团和安川电机在小镇设立了基地,同时,西门子工业4.0智能制造创新中心、韩国机器人中心、中信重工特种机器人、钱江机器人、翼菲并联机器人、浙江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等众多知名企业和研究机构也在此布局。它们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共同照亮了小镇的科技天空。
图源:蓝鲸记者拍摄
谈及小镇设立的缘由,小镇工作人员黄枫向记者介绍道:“最初设立小镇,主要是为了整合萧山的重工业区,因此入驻的企业以工业机器人为主。随着越来越多工业机器人企业的入驻,我们还顺势设立了机器人展览馆。”这就像是一场产业的“拼图游戏”,各个企业和展览馆共同构成了小镇完整的科技版图。
不过,小镇成立还有另一层原因。据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杭州机器人小镇的设立,主要是凯尔达的入驻。该公司到来后,当地才成立了机器人小镇。后续,园区颁布相关政策吸引了众多机器人企业相继入驻。”资料显示,凯尔达专注于工业机器人及工业焊接设备领域,作为一家科创板上市企业,其业务涵盖自主研发、设计、生产销售、系统集成和技术服务全链条。它就像小镇发展的“催化剂”,加速了小镇的成长。
小镇能汇集众多工业机器人企业,与其背后强大的支撑体系密切相关。“一方面,小镇汇聚了众多科研机构的资源,为技术创新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技术支持。就像是科技的“活水”,不断滋养着小镇的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吸引了大量优质企业入驻,助力小镇蓬勃发展。”杭州当地产业人士何均分析道。
热度攀升下,展馆难觅人形机器人
“机器人展览馆于2018年建成。由于小镇是国家3A级旅游景区,人流量向来可观。如今杭州机器人相关话题热度上升,近期来馆参观人数有明显增长。”展馆工作人员李鑫介绍道。就像是一股科技热潮,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走进这座科技殿堂。
在工业机器人展区,陈列着一系列先进工业机器人,涵盖机械臂、医疗机器人、消防机器人等。它们整齐排列,仿佛是一支科技“军队”,展示着工业机器人的强大实力。
图源:蓝鲸记者拍摄
深入展馆,服务机器人展区展现出浓厚生活气息。展示台上有智能健康管家机器人、认知康复机器人、入院教育机器人,还有一旁带屏幕的白色大型机器人,体现出人工智能在健康管理、康复治疗、医疗教育等方面的应用。它们就像生活中的贴心“小助手”,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
图源:蓝鲸记者拍摄
记者留意到,展览馆所展示的多数机器人应用已经较为成熟,并且摆放时间也比较长。对此,黄枫解释称:“工业机器人的迭代更新速度远不及手机这类产品,毕竟工厂投入巨大,不会频繁更新换代。”这就像是工业机器人有着自己的“节奏”,稳步前行。
当被问及馆内机器人的来源以及是否有人形机器人展示时,展馆工作人员张东方向记者介绍:“这里展示的工业机器人已普遍应用于各种场景,均由我们小镇企业生产。仅在二楼设有一台来自英国的人形机器人——小罗机器人。它能为观众讲故事、唱歌,还能模仿人类30多种表情,做出几百种肢体动作。”小罗机器人就像展馆里的“明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图源:蓝鲸记者拍摄
“从区域分布来看,萧山区聚焦工业机器人,滨江区则侧重于人形智能类机器人。不过,滨江区地域面积不及萧山区广阔,所以没有成立类似的小镇。”黄枫向记者表示。
谈及未来是否会引进宇树等国产人形机器人,张东方补充道:“这主要取决于领导决策与实际需求。若有引进计划,展馆需预留合适展示与放置空间,然而就目前展馆布局而言,难以提供相应位置。实际上,宇树人形机器人近年来才声名鹊起,展馆建成初期,受条件限制未能引进这类高端机器人。”这就像是一场科技的“抉择”,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来考量。
(受访者,李鑫、黄枫、何均、张东方均为化名)
本文详细介绍了杭州机器人小镇的发展情况。小镇聚焦工业机器人产业,凭借整合产业资源的需求和凯尔达的示范效应吸引众多企业入驻,背后有科研资源和政策的支撑。机器人展览馆展示了成熟的工业和服务机器人,但人形机器人展品罕见。未来是否引进国产人形机器人还需综合考量。整体展现了小镇在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成果以及在人形机器人方面的发展空间。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