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维昇药业于3月21日在港交所上市这一事件,详细介绍了其上市首日的股价表现、发售股份数目、保荐人等基本信息,还阐述了募资用途以及公司过往的经营亏损情况。
中国经济网北京3月21日消息,维昇药业(02561.HK)今日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上市首日,其开盘价为68.8港元,盘中股价最低触及64.8港元,截至收盘,维昇药业股价定格在68.8港元,涨幅为0.00%。
从分配结果公告来看,维昇药业此次发售股份总数为11,385,000股。其中,香港公开发售的股份数目达4,554,000股,国际发售的股份数目为6,831,000股。
维昇药业此次上市的联席保荐人、整体协调人、联席全球协调人、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有摩根士丹利、Jefferies 。另外,中信证券、富途证券、国元国际、东吴证券(香港)担任联席账簿管理人及联席牵头经办人,百惠金控、瑞邦证券则担任联席牵头经办人。
维昇药业的最终发售价确定为68.8港元,按此计算,所得款项总额达到783.3百万港元。不过,扣除基于最终发售价估计应付的上市开支111.0百万港元后,所得款项净额为672.3百万港元。
对于此次募资的用途,维昇药业有着明确的规划。资金将用于为正在进行的进口核心产品的BLA注册,以及正在进行的和计划中的本地生产核心产品的研发及BLA注册。同时,还会投入到计划中的新适应症扩展临床试验,以及核心产品隆培促生长素(lonapegsomatropin)的计划商业化上市。具体而言,会为正在进行的用于治疗成人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帕罗培特立帕肽(palopegteriparatide)的中国3期关键性试验的开放标签扩展研究部分及监管申报筹备提供资金,也会为该产品在中国的商业化(一经批准)提供资金;还将用于正在进行的帕罗培特立帕肽(palopegteriparatide)的中国3期关键性试验的开放标签扩展研究部分及商业化上市的筹备工作;为正在进行的那韦培肽(navepegritide)的中国2期试验的开放标签扩展研究部分及治疗软骨发育不全的相关分析提供资金;此外,还会拨付营运资金及作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维昇药业成立于2018年11月,是一家处于研发后期、产品接近商业化的生物制药公司。目前,该公司没有获准可作商业销售的产品,也尚未从产品销售中获得任何收入。自成立以来的各年度以及在往绩记录期间,维昇药业均处于经营亏损状态。
在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里,维昇药业的综合亏损总额分别为人民币288.9百万元、人民币249.5百万元以及人民币129.7百万元。
维昇药业表示,综合亏损总额的变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与公司候选药物有关的研发开支减少了人民币121.8百万元;另一方面,截至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录得与2023年2月取消根据承诺及预付款项协议采购先前储备药物原液的承诺有关的终止采购合同的亏损人民币109.0百万元。公司的绝大部分经营亏损是由研发开支、管理费用及其他收益及亏损净额所导致的。
在2022年、2023年以及截至2024年9月30日止的九个月里,维昇药业经营活动所用现金净额分别为人民币246.5百万元、人民币271.3百万元以及人民币102.4百万元。
本文围绕维昇药业在港交所上市这一事件展开,介绍了其上市首日股价、发售股份情况、保荐人、募资用途等信息。同时,也指出该公司目前处于亏损状态,尚未有产品获批商业销售。此次上市募集的资金将投入到多个产品的研发、注册及商业化等方面,维昇药业未来能否借助上市的契机,实现产品商业化并改善经营状况,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