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在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 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改革先锋引领媒体变革

本文围绕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室制度改革展开,探讨了工作室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的角色、作为,以及如何确保工作室建设行稳致远和深化改革的相关举措,旨在展现工作室改革对媒体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十年来,广东广播电视台积极加强全局规划,大力推动工作室制度改革。经过不懈努力,成功达成了“出精品、出人才、出影响、出效益”的改革目标,成为广东广播电视台改革振兴的重要力量。在当下的新形势和新要求下,主流媒体正经历着系统性变革,那么工作室该如何明确自身角色,又能有哪些突出作为呢?接下来,我们将结合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室实践,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01

工作室改革: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前奏

我国主流媒体长期处于事业化体制下,采用机关单位式的组织结构。这种结构分工明确、权力集中、层级清晰,遵循统一指挥原则,且高度依赖相对垄断的媒体行业环境。然而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市场化媒体迅速崛起,主流媒体所依存的外部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内部机关单位式的组织结构却未能及时转变,“大机关病”带来的负面后果在整个行业中普遍存在。在这样的背景下,媒体工作室应运而生。

2016年,广东广播电视台组建了第一批5个专业工作室,分别是“黎婉仪财富管理工作室”“马志丹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任永全工作室”“董珂工作室”。到了2020年底,工作室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新设立了11个工作室,包括“王伟华导演工作室”“史崐全媒体工作室”“康毅工作室”“《老广的味道》工作室”“黄健节目产业工作室”“孙愈普法工作室”“曾小强工作室”“袁媛教育工作室”“曾超工作室”“罗记安全工作室”“耿澈视频工作室”。2024年,根据对工作室的考核以及实际工作需求,广东广播电视台对工作室进行了优化调整,原来16个台层面的工作室仅保留9个。加上各中心、频道频率内部设立的工作室,全台共有各类工作室数十家。

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在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 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改革先锋引领媒体变革

在消防安全宣传日前夕,“罗记安全工作室”携手本地民生新闻栏目《今日关注》走进消防救援站,与观众粉丝们进行了零距离互动。

这些融媒工作室遵循“组织扁平化、工作高效化”的管理方针。在组织层面,打破了传统的层级制管理,工作室搭配运营公司,直接面向台内各部门和市场提供生产和服务;在个体层面,解放了员工管理束缚,给予工作室一定的创意自主权、生产自主权、用人自主权、分配自主权。台里为各工作室提供办公场地、创业资金、设备支持、技术保障,并与工作室签订增量利润分享协议,根据不同工作室的业务模式,约定不同的利润分享比例。经过多年实践,这些工作室成果显著,屡出精品、连年获奖,多次获得上级表扬。

工作室作为“体制内创业”单元,既保留了主流媒体的导向把关能力,又引入了市场化竞争机制,推动组织从“被动执行”向“主动创新”转型。从这个意义上说,工作室改革本身就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一部分,是系统性变革的前奏,二者紧密相连。工作室理应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发挥重要作用。

02

工作室: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大有可为

一是充当机制改革的“试验田”。工作室在媒体改革浪潮中已经先行先试多年,在系统性变革中可以继续发挥“试验田”的作用。建立目标导向的扁平化架构,破除传统媒体部门分割、流程冗长的弊端。可以通过“项目制”“赛马制”“揭榜挂帅”“资源包干”等模式,大胆赋予工作室选题自主权、经费调配权与收益分配权,将一些不宜马上大规模推广的改革措施先在工作室试行。

二是担当内容生产的“突击队”。工作室尤其应该聚焦垂直领域深度渗透,建立专业优势。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联播矩阵工作室”持续打造权威时政新闻IP,不断发出严肃、理性、专业的主流之声;“今日关注工作室”始终秉承“民生无小事,今日多关注”的宗旨,反映百姓的所思所想所盼,有效回应社会的关心关切;“珠江直播工作室”充分发挥广电用实况画面传递信息的传播优势,及时出现在重大新闻、突发事件的现场;“唐琳文创工作室”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宣传好地方文旅资源;“马志丹工作室”继续专注现实题材创作,打造更多精品纪录片。

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在变革浪潮中破浪前行 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改革先锋引领媒体变革

“马志丹工作室”在河南辉县张泗沟村拍摄纪录影片《张泗沟村》。

三是成为多平台资源的“连接器”。工作室能够聚合跨平台流量,整合跨界资源,线上线下都能开展服务,是一种“自有平台+商业平台+政务平台”的全域传播单元。广东广播电视台的“袁媛教育工作室”精准对接广东教育资源,孵化出《招办主任教你填志愿》《来湾区 读大学》等成熟的新媒体教育品牌产品;“勇往职前职教工作室”专注于职业教育和就业指导,为学生、家长和职场新人提供实用的职业教育知识、技能培训和升学就业信息。

四是当好人才队伍的“孵化器”。工作室通过灵活的用人政策、多元化的激励体系、多样化的业务类型,一方面能够留住体制内的优秀人才,另一方面也能快速培养新一代年轻人才,形成良好的队伍成长链条。

03

树立“五种思维”:确保工作室建设行稳致远

为了在新的改革要求下稳步发展,工作室需要树立“五种思维”。

一是树立红线思维。“万无一失、一失万无”,主流媒体的工作室必须树立不碰红线的思维,坚守初心,保持底色不变,才有可能在系统性变革中发挥作用。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电视融媒中心是全台新闻节目的主要生产部门,该部门从2019年开始建设“融媒工作室矩阵”,到2022年“融媒工作室矩阵”被国家广电总局评为15个“全国广播电视媒体融合典型案例”之一,得到国家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其经验之一就是必须首先守住大屏的“安全播出”和“收视率考核”红线。在推进新业务的同时,要守住老业务,对差错“零容忍”。

二是树立系统思维。工作室追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要在系统性变革中有所作为,必须要有系统思维。要在机制、用人、产品、效益上与整个机构的系统性变革保持一致,齐心协力。工作室是系统性变革的前奏,但不能等同于系统性变革。当整个机构行动起来时,工作室要自觉融入系统中,统一思想,服从大局。

三是树立先行思维。工作室“船小好掉头”,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要发挥先行先试的作用,引领整个机构前进的方向。广东广播电视台工作室的建立往往源于一档节目、一类节目或一名业务精英,人员规模较小,业务相对单一,在业务组织形式和团队管理方式上具有优势,其先行先试可为全台性变革提供经验和方向。

四是树立融媒思维。脱胎于传统媒体的工作室,难免带有传统媒体的一些局限。在媒体融合加速向纵深发展的今天,无论是老牌工作室还是新成立的工作室,都必须树立更强的融媒思维,才有可能在主流媒体的系统性变革中站稳脚跟,否则将被时代淘汰。2024年,广东广播电视台将原来16个台层面的工作室调整为9个,被调整的工作室往往是因为不适应深度融合的形势。相反,保留下来的工作室“网感”越来越强,热度越来越高。如“曾小强工作室”“罗记安全工作室”在全国500多位主流媒体融媒主播中脱颖而出,双双入选CSM媒介研究“2024年融媒主播传播指数新闻类TOP20主播”。

五是树立效益思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主流媒体当前经营状况面临重大挑战,导致传播力和影响力下滑。媒体工作室机制灵活,要深植效益思维,通过IP孵化、版权运营、商业定制等市场化探索,为集团开辟新的盈利模式。

04

深化改革:为工作室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推动构建工作室集群生态。广东广播电视台旗下的工作室类型多样,有跑线记者设立的垂直原创类工作室,如“袁媛教育工作室”“罗记安全工作室”;有技术大咖设立的融媒服务类工作室;有依托大屏品牌栏目设立的平台运营类工作室。工作室可以是节目团队转型,如“《老广的味道》工作室”,以品牌节目打造IP;也可以是广播电视生产的一个环节,如聚焦后期制作的“耿澈视频工作室”;还可以是以播音员、主持人为中心的名人工作室、网红工作室等。今后,广东广播电视台将根据工作室的体量、性质、人员组成等,推动形成“头部工作室品牌化、腰部工作室专业化、基层工作室垂直化”的梯次布局,构建工作室集群生态,形成协同创新网络。

二是完善工作室效益评估体系。推动建立社会效益(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经济效益(营收贡献、IP价值)+创新效能(技术应用、模式输出)的三维考核标准,对工作室进行效益评价。表现优秀的给予额外奖励,长期表现不佳的予以有序退出。以此倒逼那些依赖台内资源扶持的工作室自立自强,强化市场化运营能力,真正独当一面。

三是强化工作室制度保障。广东广播电视台目前已经出台了《工作室管理暂行办法》《奖励绩效发放办法》等多个文件,在人事管理、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方面为工作室提供了制度保障。未来,随着系统性变革的推进,工作室的发展可以有更大的政策空间,尤其在创新试错方面,可以给予工作室更多的包容度。

四是强化技术支撑。广东广播电视台将加快5G、4K、AI等新技术的部署应用,提升内容生产效率与沉浸体验。正在加快推进“岭南云”和“智慧融媒管理平台”建设,对全台客户端和新媒体账号发布内容进行统一协调和智慧运营管理,这将极大提升工作室的工作效率。

结语:

截至2024年底,国内多家省级广电集团陆续公布其系统性变革方案,多个频道频率被关停,“瘦身”成为共同的选择。媒体工作室规模不大、机制灵活,与“瘦身”理念不谋而合,在系统性变革中担当“突击队”和“尖刀兵”,正逢其时、堪当其用。未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将继续深化工作室改革,以点带面,推动主力军全面挺进主战场,在深度融合中实现社会价值与市场价值的双重跃升。

本文深入剖析了广东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室制度改革,阐述了工作室改革是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前奏,明确了工作室在变革中的多种作用,提出了工作室应树立的“五种思维”,并从构建生态、完善评估体系、强化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等方面阐述了深化改革的举措。工作室在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中具有重要意义,未来广东广播电视台将持续深化改革,实现双价值跃升。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847.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1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1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