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创新消费场景 大力提振消费”主题赴乾县、泾阳县开展专题调研。调研组走访多地了解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交流,随后各方人员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提振消费信心等提出了诸多建议,旨在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繁荣发展。
消费,作为经济发展的关键要素,与我们的美好生活息息相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着重强调了“大力提振消费”以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重要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如何让消费市场“暖”起来,让消费这一“主引擎”释放出强劲动力,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3月19日,咸阳市政协提案委员会积极行动起来,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围绕“创新消费场景 大力提振消费”这一主题,踏上了赴乾县、泾阳县的专题调研之旅,为增强消费能力、创新消费场景“把脉开方”。市政协副主席郭群星、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王振龙一同参与了此次调研。
调研过程中,调研组一行先后走访了乾县万通农贸市场、乾陵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雅泰乳业、泾阳万达广场等地。他们详细了解了景区运营、企业发展、商业综合体消费业态等情况,并与相关负责人就如何创新消费场景、提振消费信心展开了深入交流。
聚焦消费新场景 激发市场新活力
市文化和旅游局副局长王月明开门见山地提出建议:“要鼓励发展夜间经济、假日经济,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满足市民多元化消费需求。”他还强调要加大对本地特色产品的宣传推广力度,依托特色文物文化资源,打造“咸阳礼物”,以此吸引更多消费者。
市商务局商贸管理科负责人高科接过话题,他认为文旅融合是提振消费的重要抓手。他建议深挖历史文化资源,打造精品旅游线路,开发特色文创产品,提升旅游消费品质。同时,要加强对文旅市场的监管,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游客能够安心消费。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叶中辰则提出,应坚持“市场引领、融合创新、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的总体思路,大力实施“消费+”行动。通过构建多元场景、丰富特色业态、优化消费环境,着力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和企业潜能,充分激活消费需求这“一池春水”。
优化消费环境 提升服务品质
泾阳县发改局副局长孙剑锋从政策层面给出了建议:“要加强对消费市场的监测分析,及时出台有针对性的政策措施,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他表示,加强价格监测,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消费便利度是关键。
泾阳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张坤也积极建言,他建议尽快出台鼓励、税收优惠等政策,激励、支持旅游创新,打好政策调控的组合拳。同时,要制定鼓励消费政策措施,加强促消费政策引导,依托“5.19旅游日”、景区各类节庆活动,积极开展如早鸟优惠、套餐优惠、节日促销、社交媒体互动等形式多样的促消费活动,吸引更多消费者。
泾阳县商务局副局长何亚宁结合县域实际,提出了发展特色农产品电商、打造乡村旅游品牌等具体建议。他认为,应鼓励实体商家开展线上业务,搭建线上销售平台,全力扶持电商企业发展,培育壮大“泾阳特色”品牌,推动农产品、特色手工艺品等走向更广阔的市场。
培育特色产业 打造消费新引擎
市政协委员甘戈指出:“发展茯茶产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是泾阳县促进消费的重要举措。”他建议加强对茯茶文化的宣传推广,开发茯茶主题旅游线路,提升茯茶品牌影响力,吸引更多消费者关注和购买茯茶产品。
市政协委员张若君从心理学的角度提出建议,她认为特色产业的发展要注重消费者体验。建议开发更多互动性强、参与度高的消费项目,例如茯茶制作体验、茶艺表演、汉服妆造打卡等,让消费者在参与中感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消费欲望。
市政协委员王坤则聚焦于历史文化资源的利用,他建议加强对乾陵等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开发沉浸式体验项目。他表示,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手段,打造乾陵历史文化体验馆,让游客身临其境地感受盛唐文化,从而带动周边消费。
提振消费信心 激活市场动能
在交流座谈中,与会人员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和各自工作实际,畅所欲言、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建议。这些建议为促进全市消费市场繁荣发展凝聚了共识、汇聚了力量。
市政协提案委主任王振龙表示:“消费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要深刻认识提振消费的重要意义。”他强调应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增强消费能力,改善消费条件,创新消费场景,促进消费持续恢复和升级。
市政协副主席郭群星在总结讲话中指出,要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培育壮大特色消费,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激发消费潜力。要优化消费环境,提升服务质量,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让消费者敢消费、愿消费、放心消费。要加强统筹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地见效,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咸阳市政协组织的此次关于消费场景的调研活动,各方人员积极参与并提出了涵盖创新消费场景、优化消费环境、培育特色产业等多方面的建议。这些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旨在提振消费信心,激活市场动能,为咸阳消费市场的繁荣发展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