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重庆一中寄宿学校举办的第十八届“静听花开的声音”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成果展暨大型诗歌吟唱活动。活动以中华历史为脉络,师生们通过多种形式展现了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还有领导致辞、丰富的节目表演等内容,旨在厚植学生的家国情怀。
在3月20日这个充满意义的日子里,重庆一中寄宿学校迎来了第十八届“静听花开的声音”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成果展暨大型诗歌吟唱活动的盛大启幕。此次活动意义非凡,它以“融化新知 爱我家邦 爱我家邦”为鲜明主题,带领师生们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中华历史文化之旅,从遥远的夏商周秦汉时期,一路走到繁华的唐宋元明清时代。
在活动现场,有一幅名为《秦风入骨 千秋家国》的精彩画面。
还有展现《南朝风华·烽火长歌》的动人场景。
同学们带来的诗歌朗诵《木兰辞》也让人印象深刻。
活动开始时,重庆一中副校长郭仕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他饱含深情地寄语莘莘学子,希望大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在不断传承和弘扬家国情怀的过程中,“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他鼓励同学们在这场如诗如画、宛如繁花盛开的盛会中,努力成就“更有高度、更有境界、更有品位”的精彩人生。
舞台上,精彩的《春江花月夜》表演美轮美奂。
《晚唐旧梦》则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历史氛围。
《旗绣丹心绽黎明》的节目也让人眼前一亮。
整场展演可谓精彩纷呈,一共包含了28个精心编排的节目,并且巧妙地分为《秦宫汉阙·礼乐初章》《唐歌宋窑·盛世中华》《明月清风·国泰民安》三个各具特色的篇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展演还独具匠心地设计了跨时空的对话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屈原、陶渊明、李白、李清照这四位文坛的璀璨星宿仿佛从古老的典籍中缓缓走来,他们带着跨越千年的风雅气质,进行对诗、酬韵、寻友、飞花等互动,让那些古老的古韵生动地呈现在大家眼前。瞧,台上的屈原身披兰草、佩戴白芷,深情吟诵着《离骚》,仿佛在向苍天发出千古之问;陶渊明手持书卷,悠然地站在篱边,描绘着桃花盛开的世外清梦,还与学子们相互酬韵;李白举起酒杯,邀请明月共饮,挥洒笔墨间,盛唐的星河仿佛都倾泻而下,他热情地向后生们寻觅知音;李清照则轻倚栏杆,拾起优美的词句,感叹着绿肥红瘦的婉转春秋。
在第一篇章《秦宫汉阙·礼乐初章》中,激昂的秦风烈烈作响,战歌与铁甲的碰撞声震撼人心;烽烟燃起,学子们整齐地朗诵着《出师表》,展现出坚定的信念;少女们莲步轻移,口中吟唱着“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营造出一种悠远的意境。
第二篇章《唐歌宋窑·盛世中华》呈现出唐宋盛世的繁华景象。学子们化身诗仙李白,醉卧在长安的街头;有的扮作东坡,悠然地泛舟在赤壁之上。舞者们踏着《虞美人》的优美旋律,身姿翩若惊鸿,仿佛穿越回了那个充满诗意的时代。
到了第三篇章《明月清风·国泰民安》,元曲的市井喧哗、纳兰笔下的塞上风雪缓缓展开。历史的尘埃仿佛化作一曲深情的《雁丘辞》,而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惊雷,唤醒了沉睡已久的巨龙。在新时代的晨曦中,少年们以满腔热血为墨,将红船的星火、长城的脊梁、北斗的光辉,都一一写入了青春的壮丽诗行。
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成果展以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为脉络,就像一根丝线,将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串连起来。其目的在于以历史为轴,以诗歌为舟,让同学们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学生们的心中厚植家国情怀,让这份情怀像种子一样生根发芽。
本文详细介绍了重庆一中寄宿学校举办的第十八届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成果展暨大型诗歌吟唱活动。活动以中华历史为主题,师生通过多种表演形式展现历史文化,还有跨时空对话环节增添古韵。副校长致辞鼓励学生传承文化与价值观,活动旨在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厚植家国情怀。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29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