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展开,先指出曾经微短剧以脱离现实、毫无逻辑的“爽”感成为市场主流,存在一味求“爽”导致低俗和价值观扭曲的问题。接着介绍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对微短剧创作的管理提示和评优举措,然后通过多部优秀微短剧案例,从观照现实、穿越题材运用、爱情故事设定等方面阐述微短剧应如何创作,最后说明行业需从围绕“爽”的博弈迈向价值升维。
曾经,一些微短剧凭借脱离现实、毫无逻辑的“爽”感在市场上大肆收割观众,一度成为市场主流。比如,有剧情设定为某人被豪门欺压,一怒之下恢复“龙王”身份,召唤来的前部下都是各个领域的“大佬”;还有古代千金贵女被诬陷沦为奴婢,数年后被偶遇的皇子一见倾心,凭借身份地位将仇人“扳倒”。一些制作和传播机构更是将密集布局的“爽点”当作“流量密码”,要求作品15秒一次反转,30秒一个冲突,3分钟演尽爱恨情仇,完全不顾剧情的合理性和逻辑性。
在网络视听领域,微短剧以“短、平、快”为特色,适度的“爽”感在一定程度上能为快节奏生活中的人们提供情绪出口。然而,若一味追求“爽”,则会将作品引向低俗和价值观扭曲的方向。如何做到“爽”而有度,成为摆在所有微短剧创作者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近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网络视听节目管理司发布了2025年首个管理提示,明确指出微短剧创作应“接地气”,要贴近生活、回归艺术本身,并给出了三点具体提示:一是“爽”并非微短剧的代名词,创作不能一味求爽;二是“穿越”“重生”不等于无限制的艺术想象,创作不能百无禁忌;三是“狗血”与“低俗”不应成为爱情故事的引线,创作不能脱离现实。早前,国家广电总局还发布了“2024年第四季度优秀网络视听作品推选活动优秀作品目录”,通过入选的16部微短剧为创作者提供了具有借鉴意义的研究学习案例。
观照现实才具真正的“爽”感
不难发现,优秀的微短剧虽然风格各异,但都具备关注人民群众需求、体现现实关怀、坚持基本常识、坚守主流价值、传播主流文化,并带给受众美好与希望的特质。例如,当下不少上班族工作压力巨大,往往忽视了自身身心健康的调养以及未来个人发展的规划。微短剧《时间借贷》巧妙地以一款虚构的时间借贷机器为切入点,深入探讨了当代人关心的现实话题。这样的作品既有艺术想象,又贴近生活,能让观众在观看过程中产生强烈的共鸣。
生活中,有年轻人出门散心,三个月后回来却因原先居住的楼房拆迁重建而找不到自己的家;还有考生不小心把准考证当垃圾扔了,只能打求助电话找人帮忙从一个个垃圾桶里翻找。这些看似“离谱”的案例,却是真实发生过的。以北京市西城区“接诉即办”真实案件为故事原型创作的《西城无小事》,积极探索创新法治文化传播路径,让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也能进一步接受法治教育的熏陶。
《醒狮》通过高中女生组建女子舞狮团的经历,传播传统文化,故事中融入了亲情带来的伟大力量,深深触动观众心灵。《小狗来福》则以宠物狗帮助爷爷找回孙女的故事,在温馨和可爱的氛围中,唤起观众对农村留守老人、儿童拐卖等社会问题的关注。
穿越不是让主角胡作非为
穿越、重生等题材在微短剧创作中大有可为,但在创作过程中应当遵循基本的生活逻辑、法治逻辑、历史逻辑、科学逻辑。优秀的微短剧作品在满足观众好奇心与期待的同时,往往还能给人以启迪和思考。
“我会生生世世守护你。”在时空穿越题材微短剧《世另我》中,从稚嫩的小男孩到满脸胡子的大汉,不同时空中始终坚守的是守护承诺。该剧讲述的是人物的内心成长,以及在面对危难时所展现出的勇气。“穿越”在这里只是一种叙事策略,引发观众对生命意义与存在价值的思考才是作品的核心意义。
在微短剧《铜雀阁》中,呈现了宋代的酒楼附近有送外卖的“骑手”,连宋孝宗也经常派人到市场上寻索美食,某种程度上也是“点外卖”等有趣的小知识。观众在欣赏剧情的同时,还能对宋代的社会形态、商业环境、百姓生活有更深入的了解。该剧以穿越后的创业故事,诠释了年轻一代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艰苦奋斗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创业精神。如此对“穿越”的运用,才具有时代意义。《重回永乐大典》以一名优秀的古籍修复师与“书灵”共同修复古籍为故事主线,引导更多人了解加强古籍保护、赓续中华文脉的重要性。
爱情故事应温暖人心,而非低俗、狗血
美好的爱情故事往往能引导观众对美好姻缘的向往。然而,不少微短剧作品以虐恋、低俗、狗血的设定吸引眼球,像首富、霸总的爱情故事,婆媳争斗的家庭矛盾等同质化作品曾经充斥市场。对此,国家广电总局强调,微短剧应倡导正确的婚恋观,不回避人的局限性,不脱离生活的多维度。例如,《大过节的》通过女主角的婚姻经历,探讨了真爱、幸福、物质与精神等多重议题,书写了积极正向的生活故事。
业内人士指出,在微短剧市场规模突破504亿元、用户渗透率超70%的繁荣表象背后,围绕“爽”展开的博弈,无疑是行业从野蛮生长迈向价值升维的必由之路。国家广电总局此番的一提示一评优,是引导创作者将“爽感”从单纯的浅层感官刺激,提升为对观众情感共鸣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满足。
本文先指出曾经微短剧存在一味求“爽”导致低俗和价值观扭曲的问题,接着介绍国家广电总局的管理提示和评优举措,然后通过多部优秀微短剧案例,从观照现实、穿越题材运用、爱情故事设定等方面阐述了微短剧的正确创作方向。强调微短剧行业需从围绕“爽”的博弈迈向价值升维,实现从单纯的感官刺激到情感共鸣与理性思考的双重满足。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