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睡眠日展开,介绍了我国睡眠障碍的现状,包括发病率上升、平均睡眠时长和入睡时间等情况,深入分析了失眠的原因、危害,探讨了数羊等应对失眠的方法,还提及中医助眠指南和睡眠误区,最后呼吁大家重视睡眠障碍问题。
今天(3月21日),是世界睡眠日。在当下,睡眠问题正成为不少人关注的焦点。据统计,近10年来,我国睡眠障碍的发病率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目前已经超过3亿人存在睡眠障碍这一困扰。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出一些值得关注的数据。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相较于去年增加了6分钟。然而,入睡时间为0时18分,比去年晚了17分钟,由此可见,入睡难依旧是困扰众多人的主要问题之一。
睡个好觉,为何变得如此艰难?为什么会出现失眠的情况呢?
广东省人民医院睡眠医学教授贾福军指出,在探讨失眠问题时,首要任务是寻找其根本原因。我们需要考虑是否存在个人内心纠结的事情,特别是早醒现象,它往往与情绪上的忧郁和压抑紧密相连。当出现这样的情况时,表面上看是失眠问题,但实际上背后可能隐藏着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尤其是情绪方面的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失眠的成因是复杂多样的。它可能并非单纯的心理问题,背后或许隐藏着更为复杂的健康因素。失眠的原因有很多,例如血压波动、肥胖、代谢障碍以及容易打鼾等。特别是对于那些容易打鼾的患者而言,即便睡着了,也可能因为打鼾导致缺氧,进而影响大脑的休息。
长期失眠又会带来哪些危害呢?
肥胖、头晕头痛、月经失调,甚至肿瘤发生率的提高……这些身体问题都与长期失眠有着密切的关系。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洪霞介绍,有研究显示,一天睡眠如果不足6小时,大脑产生的影响记忆力的蛋白会增多,沉积时间久了,就容易患痴呆。不过,睡得太久也并非好事,睡眠超过9个小时,同样会出现“坏蛋白”沉积现象。
当失眠时,数羊管用吗?
那么,失眠了究竟该怎么办呢?有人失眠时数羊,数到1000只羊了还没睡着。常年睡不着要去看医生吗?央广网记者专访了宁波大学附属康宁医院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任张媛媛,大家可以戳下面的视频查收这份应对失眠的自救指南!
01:32
此外,中医认为,失眠病因复杂,主要与肝气郁结、脾胃不和、心血不足有关。爱失眠的朋友们,不妨来看看这份中医助眠指南~
还有人有这样的疑问:我很晚睡觉,虽然也睡了六七个小时,但第二天白天还是会困倦,脑袋晕晕的,总觉得“不解乏”,这是为什么呢?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脑病科主任医师洪霞解释道,首先,后半夜睡觉不容易获得深度睡眠,而深度睡眠才是让人解乏的好睡眠。另外,从中医角度讲,夜里11点到1点,对应的是胆经,11点前入睡,能够养胆经,而胆有多清,脑有多清,第二天才能神清气爽。
这些睡眠误区一定要知道!
专家介绍,睡眠问题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有一个逐渐加重的过程,特别是一些认知上的误区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最终导致了睡眠障碍。
误区一:打鼾表示已经进入深度睡眠
打鼾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在不少人看来,打鼾表示人已经进入了深度睡眠。但在医生看来,打鼾是呼吸被阻塞的表现,严重时甚至会出现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误区二:夜里玩手机时间长会让视觉疲劳,更容易入睡
有不少人习惯夜间玩手机,或是躺在床上开着电视,认为看久了会让视觉疲劳,更容易入睡,殊不知这样适得其反。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科主任医师周新雨表示,使用电子产品的时候,手机会释放一种蓝光,这种蓝光会减少褪黑素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我们的睡眠健康。如果长期,特别是晚上使用手机过久了之后,就会严重影响睡眠。
在世界睡眠日这一天,希望大家能够重视睡眠障碍问题,积极采取预防措施,做到科学管理与健康习惯并重,共同维护良好的睡眠质量,祝大家都能睡个好觉。
本文介绍了世界睡眠日背景下我国睡眠障碍的现状,分析了失眠的原因、危害,探讨了应对失眠的方法,提及中医助眠指南和睡眠误区,旨在呼吁人们重视睡眠问题,采取科学方法维护良好睡眠质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