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展开,详细介绍了我国不同人群的睡眠状况,包括成人、大学生和肥胖人群等,同时发布了2025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并呼吁全社会关注睡眠健康。
北京3月21日消息,你是否想过自己每天究竟睡了多久?最新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令人惊讶,我国成人夜间平均睡眠时间不足7小时,其中36 – 45岁的中年人夜间睡眠时长最短,平均仅为6小时44分钟。
我国成人夜间平均睡眠不足7小时
在3月21日世界睡眠日这一天,中国睡眠研究会重磅发布了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
据悉,本次研究采用了基于可穿戴数据的调查方式。参与研究的对象为18周岁及以上人群,他们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涵盖了不同性别、年龄、体重、学历、职业、收入以及生活习惯的人群,累计招募志愿者超过15万人。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我国人群夜间平均睡眠时长为6.85小时,相较于去年增加了6分钟。然而,入睡时间却为00:18,比去年晚了17分钟。
此图为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截图
25%的大学生凌晨2点后才入睡
当成人普遍面临缺觉问题时,大学生群体也成为了熬夜的“重灾区”。
本次调查研究进一步表明,仅有21%的大学生能在零点前入睡,25%的大学生甚至在凌晨2点后才上床睡觉,还有32%的大学生早上9点后才醒来。
在手机使用方面,39%的大学生每日使用手机超过8小时。而且,随着每日使用手机时长的增加,大学生的入睡时间会更晚,起床时间也会更晚。
肥胖人群夜间睡眠时长更短
睡眠质量与体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调查发现,BMI≥28的人群相较于BMI<28的人群,夜间睡眠时长少了近20分钟,入睡时间晚了14分钟。
此外,BMI≥28的人群较BMI<28的人群,夜间平均清醒次数增加了0.2次,平均睡眠得分少了1.81分。
这意味着,肥胖人群不仅入睡晚、睡眠时长较短,而且清醒次数偏多,睡眠质量较低。
当天,2025年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睡眠健康优先之选”也正式发布。
中国睡眠研究会理事长黄志力指出,挑灯夜读的孩子和熬夜加班的上班族都在消耗自己的健康,即便依靠安眠药入睡,睡眠质量也是低下的。他着重强调,睡眠是健康的基本支柱,希望全社会都能关注睡眠健康问题。
本文通过2025中国睡眠健康研究白皮书揭示了我国成人、大学生和肥胖人群的睡眠现状,如成人睡眠不足、大学生熬夜严重、肥胖人群睡眠质量差等。同时发布了世界睡眠日中国主题,呼吁全社会重视睡眠健康,认识到睡眠对健康的重要性。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0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