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试验区:多维度建设,引领产业科技创新新风尚 南京江北新区发力!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蓝图绘就

本文详细介绍了3月21日南京江北新区召开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动员部署会的相关情况,包括《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正式印发,试验区的总体布局、到2030年的建设目标,以及“一港、一园、四基地、八街区”协同创新体系的具体建设内容等。

3月21日,南京江北新区举行了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动员部署会。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已正式对外印发。

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试验区:多维度建设,引领产业科技创新新风尚 南京江北新区发力!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蓝图绘就

根据《方案》规划,试验区将构建起“一港、一园、四基地、八街区”的总体布局,全力打造“产业科技创新枢纽港、工业软件科学园、新兴产业科创基地、成果转化创新街区”的协同创新体系。

到2030年,试验区有着明确且宏伟的目标。届时,这里将全面建成省内重大科创资源的重要集聚地、国内新质生产力的前沿阵地以及全球开放融合创新的示范高地。具体而言,将引进全国高水平大学知名院系约20家,建设20家省级以上创新平台,在原始创新和产业科技创新领域斩获一批突破性成果。同时,引进培育100家科技领军企业,培育50000名高层次创新人才。

在建设产业科技创新枢纽港方面,《方案》提出要充分发挥南京北站交通枢纽和南京科教人才集聚的双重优势,提升创新资源集聚能力。重点聚焦智能制造、先进材料、空天科技、氢能与储能等产业科技创新方向,大力招引集聚一批知名高校王牌学科、世界一流科研机构、领军企业科研中心。努力把产业科技创新枢纽港打造成驻宁高校再发展、省内高校在南京拓展、全国高校在长三角布局、世界高校科研机构在中国布局以及央企、国企、科研院所在南京拓展科研的首选之地和优选之地。

与此同时,还将规划约4平方公里的区域,引进20家左右全国高水平大学的知名院系,按照“一楼一院系、一楼一主题”的布局模式,打造全国高校优势学科集聚区。积极探索“学科 + 产业”的创新模式,建设20个左右省级以上研究中心、30家以上校企联合实验室,推动与省内外100家以上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培育20000名左右高层次创新人才。

关于工业软件科学园的打造,《方案》明确要聚焦工业操作系统、工业控制软件等关键领域,专注云几何内核技术、高级仿真与分析、数据建模引擎等根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培育自主可控工业软件、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研产贯通链条,着力打造一批打破国际垄断的工业软件产品,提升科技创新策源力,将其建设成为全省具有重要影响力的自主可控工业软件根技术创新策源地。同时,聚焦数字经济产业数字化关键核心,重点围绕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前沿技术领域,着力在云计算平台的服务、数据挖掘与分析等技术方面取得突破,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赋能。

记者注意到,方案中还提出规划面积约1平方公里,以中央商务区为核心,建设研发核心、成果孵化、合作交流、产业生态、创新展示、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七大功能模块。

在建设四大产业科创基地时,《方案》瞄准“国内领先、省内一流”的目标,要求着力建设集成电路、生命健康、新材料、智能装备四大高水平新兴产业科创基地。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提升产业科技竞争力,打造一批具有全国竞争力的优势科技创新产业集群。

例如,在生命健康领域,聚焦“学研产用”四位一体全链贯通的生态体系打造,充分发挥全国高校生物医药区域技术转移转化中心(江苏南京)的龙头作用。重点围绕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基因与细胞治疗、类器官芯片及仿生大设施等领域,推进基因与细胞治疗、植介入器械、类器官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取得新突破。培育基因与细胞治疗、类器官芯片及仿生大设施、脑科学等研产贯通链条,集聚生物医药企业2000家以上,建设全国领先的生命健康千亿级产业集群。

在新材料领域,发挥新材料创新联盟的驱动作用,聚焦化工材料、金属材料、合成生物材料、氢能制备、固态电池、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领域。高质量建设杏湖产业园,建成新材料国际创新社区,建设“1 + N”中试基地,为先进材料企业提供中试服务,为入驻的中试项目提供专业配套。推动新材料产业焕新升级,培育高端高分子材料、合成生物、氢能储能等研产贯通链条,加快集聚研发人员5000名,建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形成全国率先实现绿色化智能化高端化转型升级的新标杆。

在成果转化方面,《方案》要求整合驻区高校资源,布局建设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药科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特色化成果转化创新街区。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力,打造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科技服务、校友经济、创新氛围“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

发挥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优势,打造特色化成果转化集聚区,为新区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产业发展持续提供技术支撑。同时,加强与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等驻区高校开展校地合作,推动产业急需的高素质人才培养,共同推进成果孵化和产业转化。

会议现场,还为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及2个市级概念验证中心、4个市级中试平台授牌。据了解,江苏省类脑智能技术创新中心是经省科学技术厅批准成立的省级技术创新中心,该中心依托北京大学分子医学南京转化研究院建设,围绕脑科学与类脑智能共同的底层技术和前沿算法,开展脑感知、类脑计算、脑机交互、脑健康四个方向的技术攻关与产业发展任务,致力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脑科学和类脑智能科技创新中心。

南京江北新区扬子江产业科技创新试验区的建设情况。《方案》的印发为试验区发展提供了明确方向,构建的“一港、一园、四基地、八街区”协同创新体系和到2030年的建设目标,展示了试验区在产业科技创新方面的雄心壮志。各个建设板块都有具体的规划和任务,旨在提升创新能力、推动产业升级、促进成果转化,有望为南京乃至全国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090.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