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贵州师范大学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展开,详细介绍了该校2024年度在人才引进、科研成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就。
在3月21日这个重要的日子里,贵州师范大学隆重举行了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会议现场庄重而热烈,校党委书记黄其松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为会议拉开了序幕。随后,校长张绍东作了题为《凝心聚力,抢抓机遇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的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在2024年度,贵州师范大学紧紧围绕“主业 特色”的办学思路,坚定不移地致力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加快构建与中国式现代化相匹配的人才培养体系,在高水平师范大学建设的道路上取得了阶段性的显著成效。
图为会议现场。
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在人才引进方面展现出了强大的决心和行动力。学校进一步加大了人才引进力度,全年成功引进博士77人,与2023年相比上涨了15%。其中,毕业于985高校、中国科学院和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博士多达40人,较2023年上涨了25%。同时,学校的师资队伍在学术领域也取得了耀眼的成绩,两位年轻学者成功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榜单,1名教师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3名教师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4名青年教师在全国教师教学类竞赛中斩获佳绩。
图为会议现场。
随着人才引进工作的推进,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的人才效应日益彰显,科研成绩也取得了显著进步。青年教师逐渐成为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的主力军。这一年,学校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项,其中青年教师的占比达到了67.5%。以第一单位发表SCI一区TOP期刊53篇,与2023年相比增长了141%,连续两年实现倍增,创造了历史新高。在社会科学方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获批32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43位,在贵州省排名第一,立项数和立项排名均创下历史新高。此外,学校在科研平台建设上也取得了新的成绩。参与筹建2个贵州省实验室,牵头建设3个、参与建设4个贵州省重点实验室。在空间探测、高能天文、卫星载荷和航天芯片研制等新兴研究领域,学校已经进入一流水平,有望在未来进一步取得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
图为会议现场。
2024年,贵州师范大学在人才培养方面同样取得了新的进展。学校高度重视生源质量,通过一系列举措,生源质量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提升整体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校坚持教授为本科生上课制度,2024年,除因外出交流学习、生病等特殊情况外,教授为本科生授课比例达到了94.6%。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参加各级各类大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及以上奖项550余项,创造了历史最好成绩。其中,“数浪飞跃”“灵然思维”2个项目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金奖,实现了该项大赛金奖“零”的突破;在第16届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中斩获最高奖——全场大奖,创造了贵州历史最好成绩;在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中荣获一等奖5项,创下历史新高。
图为会议现场。
本文详细介绍了贵州师范大学在第七届教职工代表大会暨第十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公布的2024年度发展成果。学校在人才引进、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均取得显著进步,这些成绩为其争创“双一流”师范大学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