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乐队野草寮在汕头市澄海区樟林古港起凤陈公祠举办“老厝扮仙”演出的故事,重点介绍了乐队主唱林书盛,他离开家乡多年,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从潮汕文化中汲取创作灵感,其乐队的音乐充满“人味”,体现自由生长的理念。
3月15日,正值樟林火帝庙会举办之际,在汕头市澄海区樟林古港那历史韵味十足的起凤陈公祠内,一场热闹非凡的演出正在进行。潮汕方言乐队野草寮带来了名为“老厝扮仙”的精彩表演,现场气氛被瞬间点燃,推向了高潮。
乐队主唱林书盛今年已然40岁了,这次演出对他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是他头一回在故乡登台献唱。当他站在舞台上,看着台下那些熟悉的家人、朋友以及街坊邻居的面孔时,一股浓浓的亲切感涌上心头。20多年前,年轻的林书盛离开家乡前往武汉求学,从那以后,他就像一只离巢的燕子,很难再有机会飞回那片熟悉的土地。不过,他并没有忘记家乡的声音,而是将潮汕地方古调和歌谣当作养分,用音乐细腻地描绘着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在生活中,林书盛有着双重身份。白天,他是深圳一家国企里普普通通的一名打工人,在工作岗位上辛勤地忙碌着;而到了夜晚,他便化身为野草寮乐队的主唱,用歌声抒发着自己对都市生活的感悟以及对家乡情事的深深眷恋。林书盛始终坚信,方言音乐有着独特的力量,就如同潮汕大地那延续了千年都不曾消散的勃勃生机一样。
“用潮语唱歌才舒服”
对于林书盛而言,创作潮汕方言歌曲的过程,其实也是他重新认识故乡、重新发现潮汕文化魅力的过程。
为了能更深入地了解潮汕的风土人情,林书盛曾多次回到家乡进行采风。然而,每一次的归来都让他有些失望。十几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一切都在飞速地变化着。故乡早已不是记忆中的模样,曾经那热闹又温暖的弦丝乐声,如今已被摩托车的轰鸣声所取代;幼时熟悉的民俗活动也在逐渐消失。而林书盛自己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外生活工作多年,他早已不再是那个无忧无虑的孩童。现在与人交流时,说潮汕话竟也变得生疏和不习惯了。
于是,林书盛开始从书本中探寻潮汕文化的奥秘。他大量阅读潮汕乡土文学、潮汕方言辞典以及潮汕志怪小说,试图从中体悟潮汕文化的独特之美。他提到,有一本潮语小说《作田人琐事》给他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这本书的作者是林永锐老先生。小说围绕着种田人家的生活琐事展开细致描写,还穿插了许多歌谣,使用了大量的潮汕谚语。林书盛感慨地说:“这本书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开始意识到,生活中一些习以为常的小事,其实在细致观察后,同样生动有趣。”
此外,林书盛还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去学习“本字”,也就是潮汕话中的一些古汉语文字。就像在野草寮乐队的作品《轮夜班》中,开头一句“月娘眃眃/在天边/轮暝班”,其中“眃”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在宋代韵书《集韵》中就有收录,意思是视线模糊,而“暝班”则是潮汕话中“夜班”的说法。林书盛表示,当发现自己从小说到大的方言字词能在古籍中找到踪迹时,更能感受到潮汕文化的博大精深。
实际上,林书盛选择用潮语创作歌曲并不是刻意为之,而是一种“顺其自然”的结果。只有当他用潮语来表达时,才能感受到真正的自在和放松。如今,每当林书盛创作完一首新歌后,他都会第一时间让母亲聆听。母亲虽然不懂乐理,但她是听着潮剧长大的,对潮汕音乐的韵味有着深刻的理解。林书盛笑着说:“只有妈妈听了说好,这首歌的韵味才正。”
自由生长的“野草寮”
林书盛常常说,野草寮的音乐一定要有“人味”。这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乐队并不追求技术上的完美无缺,而是更享受音乐最本质、最纯粹的乐趣;另一方面,野草寮的歌曲并非是无病呻吟之作,而是扎根在土地上,饱含着“人情”的真诚表达。
比如乐队的作品《过暹罗》,它记载了潮汕侨民远赴泰国谋求生计的那段历史;《轮夜班》则表达了身处都市的潮汕游子所面临的生存困境以及浓浓的思乡之情;而《猛走》一曲,更是林书盛与父亲之间的一场对话,两代人都怀揣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却因为观念不同而产生矛盾,最终又达成了和解。
在这些歌曲中,没有滥情的表达,只有一个个娓娓道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中所蕴含的绵长深意,足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限制,深深打动每一位听众的内心。
林书盛告诉记者,其实乐队最早的名字叫作“懒猫”,后来才改成了“野草寮”。
“寮”字在潮汕地区是表示地名的一种特殊用法。早期潮汕土著会搭竹木茅草为屋,称之为“打寮”。在农村的庄稼地旁,“草寮”这种简陋的屋棚既可以用来放置农具,也可以供人居住。
在阅读蔡英豪老先生编著的《潮汕熟语集释》序言时,林书盛注意到了这样一段话:“蹲过涂寮、草寮、田头寮、海头寮、山寮、牛寮的人,也许会对乡土方言的感情会深些……”想到童年时常在村中见到的草寮,林书盛便将乐队改名为“野草寮”,这个名字蕴含着自由生长的意思。
“自由生长”,这正是林书盛做音乐的初心。他从不追求通过乐队赚大钱或者站上光鲜亮丽的舞台,对于乐队的发展也没有明确的时间表,他只是随心自在地歌唱,歌唱着故土和故人,歌唱着自己对生活的深刻体悟。
本文围绕潮汕方言乐队野草寮主唱林书盛展开,讲述其在故乡演出的情况,介绍他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创作中从潮汕文化汲取灵感,如阅读相关书籍、学习“本字”等。还阐述了乐队音乐有“人味”,扎根生活且表达真诚,乐队名字体现自由生长理念,展现了林书盛对音乐的初心是随心歌唱生活与乡情。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