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专修室:武警雅安支队提升战斗力的“秘密武器”

武警四川总队雅安支队集约专修室投入使用后的训练情况。介绍了室内轻武器射击训练的场景,阐述了集约专修室借助科技手段提升训练质效的作用,包括突破场地限制、缩短能力生成周期等,还展示了室内先进的训练设施以及数据化组训方式带来的优势,最后提及该支队后续的训练规划。

春日的阳光温柔地洒下,在武警四川总队雅安支队的集约专修室内,一场紧张而激烈的轻武器射击训练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注意不要猛扣扳机”“9环,12点钟方向”……一声声指令在室内回荡。

只见上等兵廖仁杰熟练地完成出枪上膛的动作,接着轻轻进行扳机预压,然后全神贯注地瞄准目标,果断击发。他严格按照模拟训练系统的提示,有条不紊地展开分步细训。这看似平常的一幕,其实是该支队集约专修室投入使用后的日常训练场景。

该支队领导介绍说:“模拟训练具有诸多显著优势,它不仅成功突破了场地的限制,让训练不再受空间的束缚,还能有效缩短能力生成周期,大大助推了部队训练水平的提升。”为了切实提升轻武器射击、战场救护等基础课目训练的质量和效果,支队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精心建成了功能集约、场景逼真、数据贯通的集约专修室。依托这个集约专修室,他们采用“模拟强化 + 数据支撑 + 专教精训”的组训方式,帮助官兵们有效突破基础训练中的重难点问题,为夯实部队战斗力基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记者走进集约专修室,立刻被里面先进的设施所吸引。在轻武器射击区内,传统的固定靶已经升级为电子感应靶机,大大提高了训练的精准度和反馈速度;战场救护区内,仿真伤员模型配备了脉搏反馈系统,让救护训练更加真实可感。不仅如此,支队还引进了战术背景声光效系统,枪炮声在室内此起彼伏,复杂的光线环境模拟出真实的战场氛围。官兵们就在这样逼真的环境中完成移动靶射击和快速止血等课目,训练场景更加接近实战,训练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在组训过程中,现场指挥员可以根据系统实时更新的参训人员射击命中率、救护流程用时等数据,动态地调整组训方案。训练结束后,教练员会依据系统详细记录的官兵训练数据,现场认真分析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针对性地提出改进建议,真正做到了有的放矢。

下士李子龙深有感触地说:“以往射击训练大多局限于据枪训练、射击流程练习,而且训练效果反馈不及时。而现在,集约专修室为我们构设了逼真的战场环境,经过沉浸式训练,大家的轻武器射击水平有了明显提高。”

“越是基础课目,越要严抠细训。”该支队领导坚定地表示。自从集约专修室投入使用后,支队官兵射击考核成绩进步显著。下一步,他们还将拓展集约专修室的功能,新增野外战术射击、战伤救护融合演训等内容,积极探索构建“模拟训练—现地验证—实战强化”闭合回路,推动基础训练与实战需求更加紧密地对接。

本文介绍了武警四川总队雅安支队集约专修室投入使用后的训练情况。该专修室借助科技手段提升了基础课目训练质效,突破场地限制、缩短能力生成周期,通过先进设施和数据化组训让训练更逼真、高效。官兵训练水平明显提高,后续支队还将拓展其功能,推动基础训练与实战对接。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528.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2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