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智库专家李俊峰先生对太极拳的见解展开,阐述了太极拳基本功的重要性,以及太极拳的特点、发展和在现代社会的意义。
编者按:《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智库专家李俊峰先生可是大名鼎鼎的武术家,他还是电影《武林志》中东方旭这一经典形象的塑造者呢。在《世界太极拳发展报告(2023 – 2024)》里,他明确指出:“别看太极拳分了好多门派,但追根溯源其实是一家。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共通的基本功和显著的特点,在健身养生的功效上也是一致的。都讲究体松心静,不生硬、不强求,做到上下相随、周身协调、动作连绵不断,宛如行云流水一般。”本期特意转发这篇文章,供大家阅读品味。
十 基本功是太极拳之要
李俊峰
(《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智库专家,著名武术家)
在我的武术生涯里,我长期担任北京武术队主教练,也曾担任过中国武术队教练。我的主要任务就是训练运动员,带领他们参加比赛,为国家和集体争取荣誉。北京武术队可是连续十年荣获团体冠军的优秀运动队,从我的教学经验来看,一定要狠抓基础训练,尤其是基本功和基础动作的训练。只有练习者具备了扎实的功底,才能为后续练习各种拳术和兵器奠定良好的基础。
中华武术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瑰宝,特别注重内外兼修、内外合一。虽然各门各派的拳种在动作表现和演练风格上各有特色,但整体的要求和训练方式方法却是相通的。比如对身体素质的要求、体能的要求、武术意识的培养、精气神的运用等。在套路演练中,还要求下盘功夫要稳,步型要标准规范,步法要清晰明确,腰部要灵活多变,手法要丰富多样,同时还要讲究韵律、韵味和鲜明的演练节奏。
太极拳作为武术中的重要拳种,是中华武学与导引气功学相互融合的结晶。它是目前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流传最广、练习人数最多的拳种之一,也是全国及国际武术大赛的必备项目。所以,无论是教授和训练太极拳运动员,还是开展太极运动的普及活动,我们都应该高度重视武术基本功和基础训练,这样才能让习练者实现全面发展。
从我的个人训练经验来看,抓好基础训练,把握不同拳种的特点,就能触类旁通,实现精气神的统一。就像北京武术队的戈春艳,在同一届全国武术比赛中,她不仅夺得了太极拳冠军,还斩获了其他四项冠军。李连杰更是如此,他在同一届比赛中获得五枚金牌,多次荣获全国冠军,这足以证明他具备了极其深厚的武术功底。后来他成为电影演员,在影片中需要展示太极拳动作时,能够演绎得淋漓尽致,非常精彩。还有云南武术队的运动员苏自芳,他年轻时就获得了太极拳冠军,即便到了70岁高龄,依然能出神入化地表演太极拳和八卦掌。
太极拳虽然门派众多,但本质上是一家。它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基本功和特点,健身养生的功效也是一致的。都强调体松心静,不生硬、不强求,上下相随、周身协调、连绵不断,如同行云流水一般。近年来,由多位太极拳专家集体研究和创编的各种太极拳和太极剑的竞赛套路,都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同样具备这些特点。因此,太极拳的发展也要紧跟时代步伐,既要保持各种拳术的风格特点,保留动作的攻防含义和实战训练,更要深入研究和重视其强身健体、延年益寿的养生作用。
在当今人类进入网络时代、人工智能时代,面临激烈竞争的大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关注太极拳的松身行气、静心养心作用,以及天人合一的意境。通过身心并练、刚柔相济,让我们不仅拥有健康的身体,更具备良好的心态、愉悦的心情和博大的胸怀,以从容应对新时代的各种挑战,尽情享受生命的每一分钟。
本文通过《世界太极拳蓝皮书》智库专家李俊峰先生的观点和经验分享,强调了太极拳基本功的重要性,阐述了太极拳的特点和发展方向。同时指出在现代社会,太极拳在身心修炼方面有着独特的价值,能帮助人们更好地应对生活挑战,享受美好人生。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5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