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20日,柯丝蒂·考文垂在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上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介绍了她的个人经历、竞选理念,还回顾了前任主席巴赫的任职情况。
点击“JiangsuNow”关注
当地时间3月20日,在希腊举行的国际奥委会第144次全会上,迎来了一个备受瞩目的时刻——柯丝蒂·考文垂成功当选为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一消息无疑在体育界引起了轩然大波,标志着国际奥委会将开启新的发展篇章。
考文垂出生于1983年,拥有津巴布韦国籍。她不仅有着令人瞩目的运动生涯,更是体育界的杰出代表。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和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她凭借出色的表现,一举夺得女子200米仰泳金牌,成为众多运动员心中的榜样。
考文垂在体育领域的贡献远不止于此。早在2013年,她就成为国际奥委会委员,此后在多个重要岗位上发光发热。她曾担任国际奥委会运动员委员会主席,现任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委员、国际奥委会达喀尔青奥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和2032年布里斯班奥运会协调委员会主席,同时还兼任津巴布韦体育、娱乐和文艺部部长。如此丰富的履历,为她此次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考文垂在当选国际奥委会新一任主席后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在此次竞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期间,考文垂提出了极具前瞻性的“五大纲领”竞选理念,旨在推动国际奥委会和全球体育事业的发展:
-
发挥体育的力量,通过体育促进全球和平与发展,让体育成为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桥梁。
-
加强内部全方位合作与协同,提升国际奥委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工作效率和协作能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
加强与合作伙伴的沟通以达成多赢,与各国体育组织、赞助商等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共同发展。
-
倡导可持续发展,在体育赛事的举办、场馆建设等方面注重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
-
提升信誉度和信任度,确保国际奥委会的决策公正、透明,赢得全球体育界的广泛信任。
首位女性主席、首位来自非洲的主席
在20日正式当选后,考文垂难掩激动之情,她表示:“能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我感到无比荣幸且激动万分!我衷心感谢各位委员对我的信任与支持。”这番真诚的话语,让人们对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期待。
回顾国际奥委会的历史,前任主席巴赫也有着辉煌的成就。2013年9月10日,巴赫当选国际奥委会第九任主席。(新华社记者 鲍菲菲 摄)
1991年,时年38岁的巴赫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并于五年后成为国际奥委会执委。2013年,他接替比利时人罗格,成为第九任国际奥委会主席。
在任期间,巴赫展现出卓越的领导才能,先后推出多项具有深远影响的举措。例如出台2020奥运议程,对奥运会的举办模式、赛事规模等进行了优化和改革;推动奥运申办程序改革,让更多城市有机会参与到奥运会的申办中来。在面向2025年的新年贺词中,他呼吁奥林匹克大家庭继续积极践行“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共同为奥林匹克运动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
巴赫曾用“真正无与伦比”来形容中国向世界呈现的两届奥运会。他表示,中国有充足理由为这两届奥运会的举办而感到非常自豪,北京也应该为自己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既举办过夏季奥运会又举办过冬季奥运会的城市而感到非常自豪。
本文介绍了柯丝蒂·考文垂当选国际奥委会主席这一重要事件,阐述了她的个人背景、竞选理念,同时回顾了前任主席巴赫的任职成就。考文垂的当选为国际奥委会带来了新的希望和发展方向,而巴赫在任期间的贡献也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总结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