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3月20日东川梯度种业示范区乌龙片区种业发展座谈会暨科技小院挂牌仪式展开,介绍了乌龙镇在种业发展方面的成果,包括通过多种模式打造农业种业发展“矩阵”,取得了可观的产值和就业成效。还提及乌龙镇后续的发展规划,以及东川区探索的党群服务中心新模式。
在3月20日这个具有重要意义的日子里,东川梯度种业示范区乌龙片区种业发展座谈会暨科技小院挂牌仪式在乌龙镇店房社区盛大举行。当日,来自乌龙片区的种业企业代表、种业种植大户以及种业相关专家们齐聚一堂。他们带着对种业发展的热忱与专业见解,围坐在一起,共同为东川梯度种业示范区乌龙片区的种业发展出谋划策,现场气氛热烈而充满希望。
近年来,科技小院在推动东川区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持续发力,不断贡献着自己的力量。而此次乌龙镇种业科技小院的成功挂牌,无疑为东川梯度种业示范区乌龙片区的种业发展注入了一股全新的活力。东川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付敏在活动中详细介绍道:“乌龙镇作为东川区当之无愧的农业大镇,在种业领域一直秉持着敢为人先的精神,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此前,已经先后建成了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综合实验站、乌龙镇花椒产业示范基地,为种业发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而乌龙镇种业科技小院的挂牌成立,更是标志着东川区种业发展迈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它将成为一个集科研创新、技术推广、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为种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长期以来,乌龙镇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通过“政府 + 科研机构 + 企业”的创新模式,不断深化科技赋能、强化示范带动、推动成果转化。经过不懈的努力,成功打造了涵盖花椒、花生、蔬菜、鲈鱼、虾类等多种品类的农业种业发展“矩阵”。目前,乌龙镇在种业发展方面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建成了1个种业科技小院、2个专家服务站、5个种业示范基地以及1个东川区国家花生产业技术体系云南综合试验站。这些成果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实现产值5300余万元,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供长期就业岗位300余个,灵活就业岗位13000余个,为当地群众增加务工收入1000余万元,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乌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谭记博在展望未来发展时表示,今年乌龙镇多方整合资源,对现有的办公楼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改造,配备了全新的办公、教学和生活设施,为种业发展提供了更加良好的硬件条件。下一步,乌龙镇将进一步强化专家服务保障,完善专家办公区域条件,建立专家需求清单,探索建立长效的合作机制,确保专家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种业发展的工作中。同时,深化校际合作机制,建立专家进站长效机制,吸引更多的高校科研力量参与到乌龙镇的种业发展中来。此外,还将构建人才再培育体系,依托科技小院的专家资源,建立专家加农技人员加农户的三级培训网格,提高当地农业从业者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东川区还积极探索党群服务中心的多种可能,通过“党建 + 科技 + 人才”的深度融合,建立了乌龙店房党群服务中心 + 科技小院 + 人才驿站的创新模式。在这个模式中,党群服务中心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建起政策直达群众的“红色桥梁”,让群众能够及时了解和享受到各项政策福利;科技小院则推动高校科研力量下沉,将先进的科研成果应用到实际生产中,为农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人才驿站创新“候鸟式”柔性引才机制,吸引各类人才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这三个平台形成协同效应,实现了组织优势、科技资源与人才要素的有机整合,形成了“支部领航、科技赋能、人才扎根”的乡村振兴新范式。
3月20日东川梯度种业示范区乌龙片区种业发展座谈会暨科技小院挂牌仪式的情况。乌龙镇作为农业大镇,在种业发展上成果显著,通过多种模式打造了农业种业发展“矩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未来,乌龙镇有明确的发展规划,东川区也探索出了党群服务新范式,为当地种业和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7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