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脊柱外科在覃海飚教授带领下,研发出具有完全知识产权的Q – TLIF技术。该技术在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优势显著,不仅解决了患者的痛苦,还在国内外获得认可并得以推广。
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有这样一支优秀的团队——脊柱外科。在科室主任覃海飚教授的带领下,他们始终秉持着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精神。经过不懈努力,成功研发出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Q – TLIF(快速经椎间孔腰椎间融合术)技术。在脊柱微创手术这一如同“刀尖游走”般充满挑战的领域,他们不断突破禁区,让众多患者,甚至是区外的患者重新“挺直腰板”,开启崭新的生活。
求诚:微创手术解决大问题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习惯的改变,腰椎退变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增长的态势。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的患者数量也在不断攀升。
覃海飚教授指出:“脊柱作为人体重要的支撑结构,一旦出现问题,影响不容小觑。轻者会遭受疼痛的折磨,重者则会对正常行动造成阻碍。随着年龄的增长,大部分人的脊柱都会出现一些毛病。当保守治疗无法取得理想效果时,手术就成了必要的选择。”在脊柱外科病房里,许多老年患者刚入院时,往往愁眉苦脸,甚至都不想多说一句话。然而,在接受手术后,他们的状态明显好转,变得开朗起来。
有一次,覃海飚教授在科室病房查房时,相邻床位的患者黄先生和覃先生兴奋地与他分享术后第一天的感受。黄先生激动地说:“覃主任,我今天能下床走路了。”覃先生也开心地表示:“覃主任,我昨晚竟然没有感觉到痛,总算睡了一个好觉。”
67岁的黄先生数月前开始出现腰部疼痛,还伴有下肢麻木疼痛的症状。他到当地医院进行了治疗,但症状并未得到缓解,无论是躺着还是站着,都会感到疼痛,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困扰。“这次我们专程从河池带父亲来南宁寻医,跑了好几家医院。考虑到父亲年纪大了,做开放手术风险很高,所以多方打听后,找到了覃主任为父亲做微创手术。没想到效果这么好。”黄先生的女儿对手术效果十分满意。
覃先生和黄先生情况类似,他因腰椎间盘突出合并腰椎滑脱不稳,疼得晚上根本无法入睡。在接受覃海飚教授的手术治疗后,醒来就感觉不到疼痛了,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这让他感慨不已,对覃海飚团队竖起了大拇指。
求新:技术突破强强联合
脊柱外科在骨科领域中处于最为尖端的位置,其手术极具挑战性。随着脊柱微创技术的不断成熟和进步,脊柱外科目前已经全面迈入“微创内镜”时代。
自2017年起,覃海飚教授带领团队率先成功自主研发了Q – TLIF技术。这项技术凭借“安全、有效、微创、快捷”的显著优势,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中展现出了非凡的潜力。
该技术具有五大“直接”特性,分别是直接kambin三角撑开、直接椎间隙撑开、直接椎间盘切除、直接植骨床处理、直接植骨和融合器植入。这些特性很好地解决了传统开放型手术创伤大、恢复慢、适应证少等问题,大大降低了老年患者的手术风险。
此项技术不仅填补了医院的技术空白,而且应用到临床实践中后,让千万百姓从中受益。
覃海飚教授表示:“导航手术机器人的精准度和稳定性,让手术过程中可以拥有前所未有的清晰度,能看清手术区域的每一个细节,这极大地提高了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求进:为患者撑起生命“脊梁”
2023年9月,覃海飚教授作为广西唯一代表,在北京参加了2023年院士专家科技沙龙——“骨科临床相关新技术研讨”会议,并系统地介绍了Q – TLIF技术。2024年9月,他又受邀赴塞尔维亚参加第44届SICOT世界骨科大会,并在会上作学术报告,在世界骨科微创领域发出了中国声音。
业界权威专家认为,Q – TLIF技术用于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与以往的各类腰椎融合术式相比,具有明显的创新性。作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它值得广泛推广。
Q – TLIF技术创新成果不仅简化了手术操作流程,缩短了学习周期,还使得该技术易于掌握。截至2025年2月,Q – TLIF技术不仅在广西40余家医院得到推广应用,还陆续在广东、河南、湖北等多地推广开来,为腰椎退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方案。
覃海飚教授感慨地说:“虽然研发过程充满艰辛,但能为老百姓和行业做一点事情,我们内心是快乐的。”他认为,检验一项医学技术是否够“好”,除了要得到同行的认可,更重要的是要看它是否真正服务于大众,造福了百姓。
覃海飚教授表示,科室将进一步加强学科建设,提升医疗技术和服务水平,不断探索,加强创新与成果转化,推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为更多患者撑起生命“脊梁”。
本文围绕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仙葫院区脊柱外科覃海飚教授团队展开,介绍了他们研发的Q – TLIF技术。该技术在解决患者腰椎退行性疾病方面效果显著,具有创新性和实用性,在国内外获得认可并得以推广。团队秉持为患者服务的理念,未来将继续推动微创脊柱外科领域的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37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