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消费新路径:提高农村养老金水平

本文围绕中国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展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提出通过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等措施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的观点,并分析了消费结构性偏差的原因及解决思路。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刘世锦指出,为了促进消费、推动经济发展,可通过政府财政补贴、国有资本划转以及完善养老消费制度等多种方式,争取在较短时间内大幅提高农村居民领取的养老金。

刘世锦表示,消费结构性偏差是中国经济运行中的一大短板。其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总体偏低且内部差距巨大。例如,城市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平均每月养老金约6000元,城镇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月养老金约3000多元,而领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95%是农村居民,他们的月养老金仅220元。其次,城市化水平偏低且质量不高。服务消费,尤其是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行业的消费,高度依赖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在传统农村地区或城市化水平不高的县城,要么有钱花不出去,要么根本缺钱消费。再者,收入分配差距较大。目前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约4亿人,相对低收入群体有几亿人,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未过半,在经济中速增长期后半程容易出现需求不足。另外,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2022年,中国全社会净资产约为756万亿元,其中政府部门持有的资产约为291万亿元,占比约38%,而国际范围内该比重通常不超过10%,一般在5%以下,部分国家甚至为负值。政府部门资产,尤其是国有企业和国有股权的收益主要用于储蓄和投资,这在工业化投资驱动阶段有优势,但也导致消费率偏低。

对于如何扩大消费,目前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是通过促销(发放补贴)来增加消费。这种方式短期内有效,但不具有可持续性。即便补贴精准发放到低收入阶层手中,多买几个面包也无法解决他们在教育、医疗、住房、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实际问题。第二种观点是推进结构性改革,解决深层次的体制性结构性问题,目标是增强消费潜力最大的低收入阶层的消费能力。刘世锦认为,这方面有两个重要领域:一是提高以农民工为重点的低收入阶层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带动他们的服务消费;二是推动城乡之间人员、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双向顺畅流动,解放城乡融合发展中的社会生产力,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浪潮。不过,在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理论、理念和认识问题需要理顺。比如有人认为低收入阶层增加收入和消费、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但在消费短板补不上导致终端需求下降的情况下,我们需要思考是否能容忍经济增速下滑。同时,对于扩大消费改善民生的认识也需要有新的内涵和角度,当前消费对稳增长比投资更重要,我们要用抓投资的力度和投入去抓消费。

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结构性改革虽重要,但远水解不了近渴。实际上,有不少改革措施能立竿见影。刘世锦举例说明,城乡居民保险基金约有5.5亿人参保,占全国养老保险参保人数一半以上,其中领养老金的有1.7亿人。如果拿出5000亿元刺激政策资金,农村居民每月领取的养老金就能从200多元增加到400元左右,大体翻一番,短期内扩大消费的效果比促销式政策更好。农村居民作为中国生活水平最低的群体,消费倾向较高,约为0.8,加上宏观经济分析中的消费乘数效应约为1.5。若这个群体的养老金支出能增加1万亿元,就可拉动GDP增长约1.2万亿元,为年度经济增长提供近一个百分点的增长空间,对稳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扩大消费新路径:提高农村养老金水平

目前,中国消费占GDP的水平与国际水平,尤其是OECD(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相比,存在近20个百分点的差距。经测算,中国现阶段消费需求不足,与OECD国家相同阶段均值相比,偏差达1/4至1/3,这是一种“结构性偏差”。近两年房地产大幅下跌,基建减速,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凸显,成为终端需求的“卡脖子”短板。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价格低迷、名义增速低于实际增速、债务负担重、城市白领阶层消费降级、产能过剩等诸多问题,根源都在于终端需求。解决消费比重过低问题,将终端需求提升到合理水平,才能激活经济全局,解决因终端需求不足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升消费摆在各项工作之首,足见对解决消费不足问题的重视。

总的来说,中国当前面临增长方式转型问题,要从以往投资和出口为主驱动的经济转向创新和消费为主驱动的经济。消费结构性偏差的短板是一大挑战,但解决好这个问题将带来重要机遇,能为中国经济持续稳定的中速增长提供支撑,其增长动能或许不亚于房地产曾经提供的。

本文深入剖析了中国消费结构性偏差的现状、成因及解决思路。刘世锦提出提高农村居民养老金等措施,认为这既能扩大消费、推动经济增长,又能解决当前经济面临的诸多问题。中国经济正处于增长方式转型期,解决消费结构性偏差问题至关重要,若能解决将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提供强大动力。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030.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