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标杆到停产,南充嘉源危废项目的兴衰沉浮

本文聚焦上海环境首个走出上海的标志性危废处置项目公司——南充嘉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深入剖析其停产停工背后的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银行贷款压力等,同时探讨该事件对上海环境的影响以及后续可能的走向。

从标杆到停产,南充嘉源危废项目的兴衰沉浮

在企业的发展版图中,业务转型往往是寻求新增长点的重要途径。对于上海环境(601200.SH)而言,危废医废处置业务曾是其精心选择的重点转型领域。然而,如今却传来了坏消息,其首个“从上海走出去”的标志性危废处置项目公司——位于四川的南充嘉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充嘉源”),陷入了停产停工的困境。

3月21日,南充嘉源的员工王洪辉向经济观察报透露,目前公司已经全面停工停产。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行业内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南充嘉源总经理陈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公司确实处于停产状态,但他强调这并不意味着公司对员工不负责任。据他介绍,2月份员工的各项保险都已按时缴纳。不过,公司当前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危机。今年3月,由于被供应商起诉,公司的银行账户被冻结。与此同时,陈檬还透露,公司正卷入银行诉讼之中。

陈檬认为,公司目前的困境主要是受到四川省危废市场大环境的影响。近两年来,危废处置价格出现了断崖式下降,川内各家处置单位都陷入了严重亏损的泥潭,南充嘉源也未能幸免。公司的营收受到了严重冲击,而在此艰难时刻,还要面临银行的还本付息压力。再加上银行贷款金额过高、贷款时间短,公司的财务负担变得异常沉重。

南充嘉源的一位邹姓财务经理向记者详细讲述了公司的贷款情况。他表示,2020年,在上海环境的协调下,南充嘉源通过信用贷款与资产抵押贷款的方式,向银行贷了约3.1亿元,年化利率约为3.1%(五年期贷款LPR数值,按季浮动)。到了2022年,经上海环境再次协调南充危废公司与银行多次洽谈,利率调整为五年期贷款LPR – 80BP。

按照贷款协议的约定,还款时间为每半年一期,但每期设定的还款金额并不相同。当时的预期是,南充嘉源在前期收入较少,后续随着业务的发展,收入和利润会逐渐增多,届时可以多偿还本金。然而,现实却给了公司沉重的一击。

该财务经理无奈地表示,2021 – 2022年,南充嘉源的年收入超过1亿元,在偿还贷款后,2021年的利润还能达到千万元左右。但从2023年到2024年,公司的经营状况急转直下,年收入下降至五六千万元的水平,并且出现了亏损。

2024年6月,南充嘉源当期应偿还的银行贷款本金约为2000万元,但公司已经无力支付,只好向银行申请展期,银行最终同意了这一请求。然而,到了2024年12月,最新一期贷款到期,公司需要偿还叠加的本金3800万元及利息,此时的南充嘉源更是无力回天。

对于如何解决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南充嘉源的员工和管理层都显得十分无奈。副总经理谷军表示:“目前的银行贷款处置以及公司的整体运营都由上海环境负责。南充嘉源该怎么做,未来的路该怎么走,上海环境肯定最清楚。”

根据公开信息显示,2018年,上海环境、上海明乾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明乾”)以及上海云裕企业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以下简称“上海云裕”)共同组建了南充嘉源。其中,上海环境持股40%,是单一最大股东;上海明乾与上海云裕分别持股35%和25%。同年,上海环境与上海云裕签署了一致行动协议,从而对南充嘉源形成了实际控制,并完成了财务并表。

南充嘉源股东方之一的上海明乾表示,从项目建立之初,该项目的建设、融资、运营均由上海环境主导,总经理与法人也均由上海环境委派。公司多次与上海环境沟通商议,希望能拿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扭转南充嘉源的困境,避免公司走向破产,但目前仍未得到积极的回应。

上海环境方面则表示,针对银行债务问题,他们多次与贷款行进行沟通。银行于2024年4月、12月两次向公司各股东提交了还款计划调整方案,上海环境明确表示会积极配合。

记者注意到,相关事态的发展以及各方对于南充嘉源的态度,可能与上海环境此前的一系列动作有关。2023年年报显示,上海环境对嘉源环境进行了大笔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计提。上海环境披露,其对子公司南充嘉源的投资额为5928.84万元,同时,对南充嘉源计提了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2662.79万元,相应的商誉减值准备为2095.02万元。

上海环境在2024年半年报中称,2024年5月31日,南充嘉源其他股东与上海环境解除了一致行动人协议,南充嘉源成为上海环境的联营企业。值得一提的是,双方解除一致行动协议的时间点,恰好是南充嘉源应支付2024年第一期贷款本息的前夕。据知情人士透露,双方解除一致行动是因为一致行动协议到期,且未再续签。

一位上市公司财务总监告诉记者,南充嘉源成为上海环境的联营企业,意味着它不再是上海环境的子公司,不再被合并报表,相关业绩情况将反映在上海环境的投资收益中。“提了减值准备后,就基本不影响上市公司利润了。”

在2024年半年报中,上海环境还全部处置了此前计提的南充嘉源2095.02万元商誉减值准备,同时,将南充嘉源剩余的312.95万元商誉也全部进行了处置。据2024年半年报披露,南充嘉源的商誉余额为0。

不过,南充嘉源的困境仍在对上海环境产生影响。记者注意到,截至2024年半年报,上海环境对于南充嘉源的投资余额仍有2710.10万元,当期权益法下确认的投资损益为 – 550.86万元。

上述财务总监表示,若后续南充嘉源破产清算,要看破产清算回来的金额。如果没有清算所得,即投资余额2710.10万元,减去减值准备的2662.79万元,将影响上市公司当期利润为47.31万元。如果有上海环境涉及南充嘉源银行贷款的相关事项,则要看具体情况而定。这意味着,若南充嘉源关停破产,上海环境当初对南充嘉源的5928.84万元投资可能血本无归。

3月21日,记者致电上海环境。董秘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南充嘉源目前已经出表。关于南充嘉源的状况,该人士表示,目前已在处理阶段。3月22日,上海环境回复记者称,2024年5月31日,南充嘉源其他股东与公司解除一致行动人协议,南充嘉源不再为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子公司,该公司现为上海环境的联营企业,具体详见《2024年半年度报告》。公司按照《股票上市规则》等相关法律法规履行信息披露义务,有关信息请以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的相关公告为准。

曾经作为四川省危废处置领域的“标杆”企业,南充嘉源如今却陷入了停产的困境,后续究竟将何去何从?记者将持续关注并为大家带来最新报道。

从标杆到停产,南充嘉源危废项目的兴衰沉浮

本文围绕上海环境旗下南充嘉源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停产停工事件展开,详细分析了公司面临困境的原因,包括市场环境变化、银行贷款压力等。同时,阐述了该事件对上海环境的影响,如投资减值、业绩反映等。南充嘉源从曾经的“标杆”企业陷入如今的停产困境,未来走向充满不确定性,上海环境对其5928.84万元的投资也面临血本无归的风险。后续发展值得持续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052.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3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3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