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采用“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审理一起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的情况,包括庭审前的准备、庭审过程、当事人感受、法官评价以及法院下一步的计划。
近日,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第二法庭内,一场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的庭审正在有序进行。与传统庭审场景大不相同,这里没有书记员在一旁紧张忙碌地记录,也听不到当事人来回翻阅校对纸质笔录时发出的声响。整个庭审过程,仅仅用时15分钟,就在全程录音录像的辅助下高效完成了。
在庭审开始之前,民事审判第二庭的法官王吉鲁就向案件双方当事人详细地介绍了“无书记员”庭审模式的相关规定和具体要求。在法官耐心细致的讲解下,双方当事人充分了解了该模式的特点和优势,并同意采用这种新的庭审方式,随后在《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告知暨确认书》上郑重地签字确认。
庭审过程中,高清的录音录像设备时刻运行着,将庭审的每一个细节都完整、清晰地记录下来。同时,先进的自动语音识别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它能够实时地将庭审中的语音内容转化为文字,方便法官和当事人在网络平台上随时进行回放查看。庭审结束后,同步的录音录像资料替代了传统的庭审笔录,被刻录成光盘进行归档保存。
庭审结束后,法官特意询问了双方当事人对此次采用“无书记员”庭审新模式的感受。当事人纷纷表示,这种庭审模式让整个庭审过程更加流畅,没有了停顿,大大提高了庭审效率。而且他们也无需再花费精力去检查语音识别是否存在错别字,同时还节约了当事人及诉讼代理人的诉讼成本。
法官王吉鲁对“无书记员”庭审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表示,该模式能够极大地提高庭审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以往,法官助理或书记员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庭审记录工作上,而现在,他们能够从这项繁重的工作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其他审判辅助工作中。通过科技赋能的手段,真正有效地优化了司法资源的配置。
下一步,南关法院将继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他们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持续探索使用“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同时,法院还会组织法官干警进行全方位的培训,推动诉讼服务模式朝着多渠道、全方位的方向转变,为群众诉讼和法官办案提供更加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的智慧服务。
本文介绍了长春市南关区人民法院“无书记员”庭审模式在教育培训合同纠纷案件中的应用,该模式通过全程录音录像和自动语音识别技术提高了庭审效率,节约了诉讼成本,还优化了司法资源配置。南关法院后续将持续深化智慧法院建设,推广该模式。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