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培勇谈2025财税改革: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是关键

本文聚焦于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高培勇关于财税体制改革的演讲内容。详细阐述了当前财税改革围绕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展开,以及这一改革的背景、意义和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高培勇谈2025财税改革: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是关键

记者 杜涛 3月23日,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发表了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着重指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并非是简单地让地方一般财力实现数量上的增长。这一轮涉及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地方财政的自主性,而这也是分税制的内在要求。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将其下划地方,以此来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关于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5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同样强调,围绕增加地方自主财力这一目标,要深化地方附加税改革研究,加快推进部分品目消费税征收环节后移并下划地方的工作。

高培勇进一步分析称,如果把时间回溯到1994年,当年财税体制改革的主攻方向是增强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而当下中国正在积极推进的这一轮财税体制改革,尤其是围绕激发增长新动能所进行的财税体制改革,其主攻方向已经发生转变,重点在于增强地方财政的自主性。

1994年,中国开启了全面实施分税制的征程,其全称为“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这一制度有着丰富的内涵,它不仅仅涉及税收收入的划分,还涵盖了“分事、分税、分管”这三重重要含义。可以说,这是一项关乎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全面制度安排。

从高培勇的观点来看,如果站在分税制这一全面制度安排的角度,增加地方财政的自主性无疑是分税制的内在要求。因此,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实际上是对中国分税制的进一步完善和健全,是推动财税体制不断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重要举措。

他还强调,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地方政府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就如同经济发展的发动机一般。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能够走上持续快速增长的轨道,离不开地方政府之间相互竞争、“你追我赶”所迸发出来的强大竞争力。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要激发新的增长动能,同样离不开地方政府的竞争力和积极性。而关键问题在于,如何采取有效的措施进一步激发地方政府的积极性,从而调动全社会创新创造的活力。

本文围绕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上高培勇的演讲,阐述了当下财税体制改革聚焦增加地方自主财力、增强地方财政自主性这一核心要点。通过与1994年财税改革对比,明确了改革方向的转变。同时指出增加地方自主财力是对分税制的完善,强调地方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激发其积极性对经济新动能的关键作用。

原创文章,作者:Dermot,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824.html

(0)
DermotDermot
上一篇 2025年3月24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4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