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第二届科技大会上,成都院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共同设立的“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揭牌,双方合作研发的“智成一号”巡检机器人首次亮相,还阐述了该机器人的特点、应用情况以及未来双方在工程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规划。
近日,在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成都院)举办的第二届科技大会上,现场气氛热烈,亮点频出。其中,成都院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携手设立的“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正式揭牌,这一举措标志着双方在工程机器人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与此同时,由双方共同精心研发的“智成一号”巡检机器人也在此次大会上首次惊艳亮相。
“智成一号”巡检机器人是双方合作结出的首个硕果。目前,它已进入世界第一高坝双江口水电站开始测试阶段。这款机器人是专门为复杂条件下的长距离胶带机巡检量身打造的。它融合了先进的多光谱成像系统与深度学习算法,并且结合了抗干扰滤波声纹识别技术。凭借这些先进技术,它能够像一位敏锐的“医生”,精准检测并及时预警传送带托辊的裂纹、位置偏移等故障,有效攻克了长距离胶带传送机安全运行状态实时监测这一难题。
在科技大会现场,“智成一号”充分展示了它的“真功夫”。这个身高90厘米、体重22公斤的“小家伙”,就像一个灵活的小战士。它能够轻松翻越15厘米的障碍,即使在20度的坡道上也能快速移动。它还配备了算力高达275TOPS的强大“大脑”,这使得它具备独立规划和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长达5小时的超长待机时间和6米/秒的移动速度,让它能够长时间守护长达3公里的运输线,为运输安全保驾护航。
随着人工智能与工程领域的融合日益深入,成都院与合作单位将持续在工程机器人领域加大投入和研发力度。未来,双方制定了宏伟的计划,打算联合研发大坝智能碾压、坝体智能浇筑、料场智能开采等多个方向的工程机器人,并逐步将这些创新成果推广应用,助力培育工程领域的机器人产业,推动工程领域向智能化、自动化迈进。
本文介绍了成都院与成都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设立“工程机器人联合创新中心”及“智成一号”巡检机器人亮相的情况,阐述了机器人的特点和应用,最后提及未来双方在工程机器人领域的发展规划,展现了人工智能与工程领域融合发展的良好态势。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8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