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首届华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规范化培训班展开,介绍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现状,培训班举办的背景、情况以及学员的收获和主办方的期望。
南都讯记者谢萌 如今,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问题愈发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不少孩子面临着说话困难、社交困难以及学习困难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背后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呢?对于临床医护人员、康复师以及治疗师而言,又该如何精准识别、评估这些孩子的状况,并给予科学有效的干预呢?
为了解答这些疑问,3月22日 – 23日,首届华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规范化培训班在深圳盛大举行。来自国内外的顶级专家以及教授团队齐聚一堂,为100多名学员带来了满满的“干货”知识。
在培训现场,发育行为华南协作组组长、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主任杨斌让正在认真地给学员授课。他介绍道,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并非仅仅局限于孤独症。实际上,语言发育迟缓在学龄前儿童中的发病率约为7%,学习障碍发病率为10% – 15%(其中80%为阅读障碍),多动症发病率约为6%,抽动障碍发病率约1%,而且有的孩子还会同时患有几种病症。
然而,庞大的患病数据背后还存在着另一个严峻的问题。目前,孤独症并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手段,主要依赖长期的康复治疗和教育干预。但国内各地在孤独症评估和干预技术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杨斌让指出:“我们要像对待慢性病一样,对儿童神经发育障碍进行管理,这需要长期、系统、持续地干预治疗。但目前我们的评估、干预、治疗等手段在全国各个地方差异非常大。有些医院和机构在某些方面做得比较出色,但整体而言,仍有许多地方有待提高。”长期慢性患病不仅会对孩子自身的成长产生严重影响,还会给他们的父母和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心理和精神上的巨大压力。而这种不良的家庭环境又会反过来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危及他们的精神心理健康。
专家齐聚授课
现场实操体验干预方法
为了积极应对这些挑战,提升华南地区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领域的学科实力和临床服务水平,推动孤独症谱系障碍等常见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规范化诊断和治疗工作,杨斌让发起了第一届华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规范化培训班。
此次培训班由发育行为华南协作组主办,深圳市深爱公益基金会、广东省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行为与发育学组、深圳市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发育行为学组协办,大米和小米承办。
培训班主要面向医护、康复治疗师、言语语言治疗师、特教老师等群体。同时,还邀请了神经发育障碍、教育领域的专家教授以及专业团队,通过多学科的合作模式,致力于解决不同层级的医生或者治疗师群体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全面提高诊断和治疗方面的技术水平。
在培训过程中,第二天的培训主题以孤独症为主。大米和小米研发总顾问、中山三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医师邹小兵教授带来了《自闭症个体化干预》的精彩分享,大米和小米儿童青少年发展行为研究院院长曾松添博士则带来了《如何创造自然情景干预机会提升孤独症康复效果》的专业讲解。此外,深圳市儿童医院儿童保健与心理健康中心治疗师团队彭彦桐、于湉、孙倩、李娜娜也分别带来了《应用行为分析干预》《高功能ASD儿童社交技能训练》等课程。现场不仅有丰富的理论学习,还通过有趣的游戏互动,让学员们亲身体验了专业的干预方法。
学员们积极上台参与游戏,认真体验专业的干预方法。来自广西县级妇幼保健院儿保科的吴医生表示:“参加这次专题培训,让我更全面地认识到从早期筛查到个性化干预,科学的评估工具和多元化的康复策略是治疗的核心,引进AI系统让我们的治疗更高效,各方面都讲到了,很全面。”他还提到,这次利用周末的时间来深圳参加培训,收获颇丰,希望日后能有更多便捷的渠道,让偏远基层的医生也可以参加这种高级别的专业培训。
杨斌让表示,希望以此次培训班为良好开端,今后每年定期举办,持续引入新的治疗方法和先进理念,不断提升医疗诊断和干预技术水平。同时,也会不定期举行治疗师团队和医生团队的多学科病例讨论,共同推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领域的发展,提高国内在儿童神经发育障碍方面的筛查、诊断、干预水平。
本文介绍了首届华南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筛查、诊断和干预规范化培训班的相关情况。阐述了儿童神经发育障碍的现状和问题,培训班的举办背景、组织架构、培训内容及学员收获等,主办方期望通过定期举办培训班等方式推动该领域的发展,提升国内相关诊疗水平。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