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广东交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展开,介绍了《方案》提出的七大主要工作任务、到2027年要达成的目标,重点阐述了构建大湾区交通主轴、建设城乡交通网等方面的具体举措。
《方案》为未来三年广东交通发展描绘了一幅宏伟蓝图,提出了“七大主要工作任务”。这些任务涵盖了综合运输通道构建、城市(群)和城乡交通网打造、客运服务体系建设、交通物流降本提质、绿色智慧发展以及交通安全保障等多个关键领域。具体而言,包括构建畅通的跨境跨省综合运输通道,让广东与国内外的联系更加紧密;打造一体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网,提升城市间的交通效率;建设广覆盖的城乡交通网,促进城乡交通均衡发展;构建“人享其行”的客运服务体系,满足人们便捷出行需求;推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强物流行业竞争力;推动交通运输绿色智慧发展,实现可持续交通;多措并举实现高水平交通安全,保障人们的出行安全。
到2027年,广东交通将迎来重大飞跃。总体上,将建成贯通全省、畅通全国、辐射全球的现代化综合立体交通网。届时,跨境跨省交通网络会更加畅通开放,城市(群)交通将更加优质高效,城乡交通也会更加均衡协调,交通发展更加安全可靠,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将总体走在全国前列,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构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交通主轴
推动虎门大桥改扩建、研究论证深珠通道建设
在打造一体高效的城市(群)交通网方面,《方案》有着明确的规划。一方面,要加快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具体项目包括加快广州、深圳都市圈城际铁路建设,推动佛穗莞城际、南珠(中)城际香山至拱北段、广州东站至新塘五六线等项目开工建设。同时,确保广佛东环、穗莞深琶洲支线、广佛西环等项目顺利建成,基本建成粤港澳大湾区城际铁路骨干网。并且,要推动轨道交通“四网融合”试点在全国率先取得突破,进一步提升轨道交通的协同性和便利性。
另一方面,在打造大湾区一体化高快速交通网方面,《方案》提出构建环珠江口“黄金内湾”交通主轴。推进狮子洋通道、深江铁路等跨江通道建设,为大湾区的交通连接提供更多选择。推动莲花山通道、虎门大桥改扩建项目前期工作,研究论证深珠通道(伶仃洋通道)建设,以提升大湾区内部的交通便利性。此外,还将完善城市群高快速路网体系,加强市际通道和城市出入口道路衔接,推进广深高速、机荷高速、广澳高速、济广高速等繁忙路段扩容改造,缓解交通拥堵。同时,推进毗邻城市路网一体化规划建设,加快广佛大桥、中山东环、古神公路、石洲大桥等项目建设。
为增强大湾区对粤东粤西粤北的交通辐射能力,《方案》提出加强大湾区与粤东粤西地区高铁衔接,加快珠肇、深汕等铁路项目建设,争取广河高铁等项目纳入近期建设计划。完善大湾区通达粤东粤西粤北地区的干线公路网,推进佛肇云高速、惠肇高速和广惠高速、广三高速、深汕东高速改扩建等项目建设。加快粤东城际铁路网规划建设,促进区域间的均衡发展。
到2027年,广东城市(群)交通将更加优质高效。基本实现“12312”出行交通圈和“123”快货物流圈,这意味着粤港澳大湾区世界级城市群将迈上新台阶,城市(群)交通出行更加便捷、物流更加高效。
此外,未来三年广东在交通领域还将有一系列创新举措。深化新能源公交车应用,实现城市公交电动化率100%,减少碳排放。开展氢燃料电池车辆试点示范,探索自动驾驶新技术应用,推动交通运输的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打造低空交通运输示范城市,建设省级综合飞行服务站和广州、深圳、珠海3个A类飞行服务站,推进通用机场和无人机起降点建设。支持广州、深圳、珠海等具备条件的城市开通市内和城际低空客运航线,探索发展大湾区跨境低空飞行服务。聚焦城市(群)高端物流配送需求,发展无人机城际运输及末端配送应用,拓展交通服务的新领域。
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
202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
《方案》提出,到2027年,广东城乡交通运输要更加均衡协调。基本实现高快速路连接市区、县城、中心镇和重要节点,高水平实现国道“县县通”、省道“镇镇通”、行政村双车道“村村通”,推动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
在建设广覆盖的城乡交通网,增强县域普通国省干线服务能力方面,广东锚定“百千万工程”目标,完善普通国省干线路网结构,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加快推进国道G359线信宜合水至旺同段改建工程等一批普通国省道低等级路段升级改造,改善道路通行条件。加快国道G206线揭阳新亨至地都段改建工程等国省道穿城镇拥堵路段扩容提质,缓解城镇交通压力。推进国道G228线雷州乌石至企水段、国道G228线台山市那琴桥至平堤水库段改建工程、国道G234线海陵大堤南至闸坡段等滨海旅游公路建设,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同时,畅通县城到重点产业园区的路网。推进县域中心与省级及以上工业产业园区核心区实现二级及以上公路通达,县域中心与省级及以上农业产业园核心区实现三级及以上公路通达;推动县城与中心镇(街)基本实现二级以上公路通达,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交通支撑。
在高质量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方面,《方案》提出加强中心镇、专业镇、特色镇连接周边镇村的公路建设,畅通城乡人流物流,辐射带动周边镇村高质量发展。加快实施粤东粤西粤北地区县道低等级路段改造,进一步提高农村公路双车道覆盖范围,2025年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双车道公路。以广州、珠海、佛山、东莞、中山等市2025年先行完成500人以上自然村通双车道为示范,“以片带面”有序推进全省1000人以上较大规模人口自然村通双车道建设。有序推进全省建设美丽农村路,实现美丽农村路串点成线、成环成网,提升农村的交通环境和生活品质。
此外,《方案》还提出加快打造“交农文旅商”融合发展、体现地域特色的高速公路特色服务区,把高速公路服务区打造为展示本地特色文化、展销本地特色产品和品尝本地特色美食的“三个窗口”,确保每个地市至少建设一对特色服务区。按“助农兴业”理念全面推进高速公路服务区微改造和服务品质升级,打造“百千万工程”重要支点。按照“适度超前”原则,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沿线充电服务保障能力,推动繁忙服务区“超充快充”设施建设,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提供保障。
本文详细介绍了广东交通未来三年的发展规划,《方案》提出的七大主要工作任务涵盖了跨境跨省、城市(群)和城乡交通等多个方面。到2027年,广东交通将在现代化、均衡性和高效性上取得显著进展。在大湾区交通建设上,将构建“黄金内湾”交通主轴,增强对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在城乡交通方面,将提升干线公路通行能力,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此外,还将在新能源、低空交通等领域进行创新探索。总体而言,该方案将有力推动广东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率先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9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