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动物咬伤:预防、处理及误区大解读,动物咬伤不可怕,正确应对有妙招

本文围绕动物咬伤展开,详细介绍了如何预防被动物咬伤,动物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法,以及猫狗咬伤存在的误区,并提供了相关的咨询热线。

如何有效预防被动物咬伤

在医院里,狗咬伤是最为常见的动物咬伤情况,尤其是5 – 9岁的男童,成为了这类咬伤的高发人群。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被动物咬伤呢?以下是一些实用的建议:

(1)约束孩子行为:家长一定要做好监督和引导工作,约束孩子不要随意去挑逗小动物,特别是那些与自己不熟悉的动物。因为不熟悉的动物可能会因为孩子的突然举动而受到惊吓,从而发起攻击。

(2)远离危险动物:要让孩子远离流浪动物、无牵引绳的犬以及烈性犬。需要注意的是,烈性犬并非单纯以体型大小来衡量,一些体型较小的犬种也可能具有较强的攻击性。

(3)避免单独相处:千万不可让低龄儿童与小动物单独相处。低龄儿童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危险的能力,单独与小动物在一起时,很容易发生意外。

(4)谨慎选择宠物:家中尽量不饲养烈性犬,像比特犬等烈性犬,它们的攻击性较强,一旦伤人,后果往往比较严重。

动物咬伤后,伤口该如何正确处理

当不幸被动物咬伤后,伤口的处理至关重要。如果是浅表伤口,可先用流动水冲洗,这样可以冲掉伤口表面的污垢和细菌。接着用肥皂水清洁,肥皂水具有一定的杀菌作用。再用纯净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创面,进一步清洁伤口。最后用碘伏消毒,防止伤口感染。

而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则需及时就医处理,特别是头面部的伤口,因为头面部的神经和血管较为丰富,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更严重的后果。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猫咬伤创面多在四肢,且常常比狗的咬伤更深,更容易引起感染。

与其他原因致伤的创面需要及时缝合关闭有所不同,部分动物咬伤的伤口需延期关闭,这样做是为了减少感染的风险。不过,由于面部美观的重要性,猫狗咬伤造成的面部撕裂可行及时闭合。躯干、手臂或下肢单纯撕裂性的狗咬伤可选择延迟闭合。具体不同的伤口如何处理更好,医生会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来做出判断。

揭秘动物咬伤:预防、处理及误区大解读,动物咬伤不可怕,正确应对有妙招

警惕猫狗咬伤的常见误区

误区一:猫狗咬伤必须打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和狂犬病疫苗。其实,动物咬伤后是否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要根据孩子既往接种疫苗及伤口情况来决定。如果孩子已完成百白破疫苗全程接种,小的清洁伤口不需要预防注射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只需正规处理伤口即可。如果接种的百白破疫苗少于3剂、注射情况不详及最后一次注射超过10年,则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对于其他类型咬伤伤口,如百白破疫苗注射少于3剂或注射情况不详,则需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预防破伤风。如果最后一剂百白破疫苗注射时间超过5年,需注射破伤风类毒素。若孩子有严重免疫功能缺陷,无论是否接种过疫苗,均须注射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误区二:纠结孩子被狗抓了是否打狂犬病疫苗。一般来说,定期检疫的家养猫狗且无破损皮肤或黏膜接触猫狗的唾液,同时咬伤后10天内动物无狂犬病发作或异常表现,无须接种狂犬病疫苗,否则就要接种。初次接种疫苗,要全程接种;曾经接种过狂犬病疫苗者,接种两针即可。

如果大家在动物致伤方面有任何疑问,可拨打动物致伤处置热线:(022)61121530;医疗值班热线:(022)61122778。

本文全面介绍了预防动物咬伤的方法,包括约束孩子行为、远离危险动物、避免低龄儿童与动物单独相处和不养烈性犬等。同时详细说明了动物咬伤后伤口的处理方式,以及猫狗咬伤常见的误区和判断标准。还提供了相关咨询热线,为人们在应对动物咬伤问题上提供了全面且实用的指导。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4957.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