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第二届深圳艺术周展开,着重介绍了其中备受瞩目的李山个展“量子跳跃”。详细阐述了展览的策划、内容,以及李山过往的艺术创作经历,还提及了本次展览的独特呈现方式,鼓励市民前往感受展览魅力。
在3月23日这一天,第二届深圳艺术周于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盛大拉开帷幕。一时间,鹏城仿佛被艺术的光辉所笼罩,迎来了一场无与伦比的艺术盛宴。而在众多精彩的展览中,李山个展“量子跳跃”如同璀璨星辰,格外引人注目。该展览于3月24日在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1楼滨海展厅正式开展,吸引了众多艺术爱好者的目光。
此次“量子跳跃”展览由国际知名策展人侯瀚如精心策划。侯瀚如凭借其卓越的策展能力和敏锐的艺术洞察力,将李山十多年来跨多种媒介的创作成果全面呈现在观众面前。展览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生物艺术装置、巨幅绘画、特定场域大型装置、研究书稿以及实验性影像作品等。“量子跳跃”原本是量子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粒子在不连续能级间的瞬时跃迁。而李山巧妙地借用了这一概念,将其作为自己的创作方法论,以此突破传统的认知边界,为观众带来全新的艺术体验。
自上世纪90年代起,李山就展现出了非凡的艺术勇气和创新精神,他毅然转向以基因编辑作为独特的艺术语言。他完成了首个生物艺术方案《阅读》,在这个方案中,他大胆设想重组鱼和蝴蝶的DNA,试图培养出带有蝴蝶翅膀特征的“鱼”,这一设想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此后,他不断探索创新,通过电脑合成技术创作了昆虫与人类特征融合的作品,还与科学家合作完成了《南瓜计划》,成功培育出基因重组的怪异果实。到了2017年,他创造出了“蜻蜓人”,这一作品打破了物种的界限,让人们重新审视生命的多样性。近年来,李山又将研究方向转向了对古苏美尔文明的探究,将“生物性”研究从实证层面转向了形而上的探索,展现出了他对艺术和科学的深入思考。
在本次“量子跳跃”展览中,李山关于苏美尔文明的绘画作品和场域特定创作首次同时呈现。观众可以以“沉浸”的体验方式,从视觉、听觉、触觉等多感官角度,深入探索李山对生命与科学、生物与艺术以及人类未来可能性的深刻认知与思考。在深圳艺术周期间,广大市民不妨前往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亲身感受李山“量子跳跃”展的独特魅力。
本文介绍了第二届深圳艺术周上李山个展“量子跳跃”的情况。包括展览的启幕时间、地点,策展人对展览内容的精心呈现,李山多年来独特的艺术创作历程,以及本次展览的特色呈现方式。鼓励市民在艺术周期间前往体验展览带来的独特艺术感受,展现了艺术与科学、生命的融合之美。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0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