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详细解读了美团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分析了其在中东的出海业务成果以及2025年将AI作为新业务重点的战略布局,同时提及了美团面临的市场竞争情况。
2025年3月21日,美团公布了其2024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财报,展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四季度美团收入达885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20.1%。而2024年全年,美团总收入更是高达3376亿元,同比增长22%。
从业务板块来看,四季度美团核心本地商业收入为656亿元,同比增长18.9%。值得关注的是其出海业务相关的新业务板块。四季度美团新业务收入229亿元,但亏损22亿元,亏损幅度为9.5%。与上一季度相比,此次美团新业务亏损幅度扩大了5.3个百分点。这主要是由于出海业务的支出大幅增加,同时部分其他新业务受季节性因素影响收入减少。不过,这种情况符合市场预期。
自去年10月美团旗下的Keeta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上线后,迅速扩展至沙特阿拉伯的所有主要城市。2024年美团在出海业务上对中东市场的探索,给市场交上了一份较为满意的答卷。摩根士丹利发布的关于美团出海中东的研报,显示其正处于看多美团的阶段。
当外界对美团出海业务的了解逐渐深入时,2025年美团将新的发展想象力聚焦在了AI领域。
01、2024中东风云落下帷幕
出海无疑是美团在2024年估值提升的最大新亮点。在2023年于香港进行试水后,2024年美团的Keeta在中东市场展现出了迅猛的发展势头。
根据美团电话会披露的信息,自去年10月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上线后,Keeta快速拓展至沙特阿拉伯的各个主要城市,用户数量和订单量都实现了迅速增长。
美团能在中东取得这样的成绩,离不开中东市场自身的特性。GCC(中东海湾六国)的外卖市场目前呈现出低渗透率、高客单价、低人力成本(主要是外来人口人力成本低)的特点。摩根士丹利预估,在2024 – 2028年期间,GCC外卖市场年复合增长率将高达15%,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美元,渗透率预计达到31%。
其中,沙特阿拉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60亿美元,占比超过50%。阿联酋紧随其后,预计2028年规模为70亿美元。
此前相关文章已分析过美团在沙特和阿联酋两个市场的布局思路。美团在沙特设立了Keeta中东总部,在阿联酋率先发展无人机第三方配送,在两个市场之间巧妙斡旋,既不耽误外卖出海业务,又能推进无人机业务的发展。
总体而言,美团在中东找到了适合自己的生存之道,而GCC主要国家也借助各大跨国企业,进一步探寻后石油时代的发展叙事。
然而,中东的本地生活市场虽然开放度较高,但并非所有企业都能适应其游戏规则。此前有消息传出,美团的小象超市和叮咚买菜去年11月均有出海沙特的计划。但仅仅过了四个月,近期叮咚买菜CEO在内部宣布搁置出海沙特的计划。前置仓建设可能是阻碍叮咚买菜推进沙特计划的因素之一,有测算显示,要维持在利雅得30个前置仓的运营,可能会消耗叮咚买菜45%的现金流。
此外,跨国企业的视野和入场时机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美团布局中东前期,最晚在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期间就已开始考察并与沙特王室等进行沟通,恰好赶上沙特王室寻求“后石油叙事”的时机。
客群定位的延展性不足,也是一些本地生活平台在2024年退出沙特的原因。例如,成立于新加坡的悟空海外,为海外华人提供一站式生活和旅行服务,比Keeta更早进入利雅得,但也于年前退出了沙特市场。
在Keeta进入之前,沙特地区的大部分食品配送市场主要由“Hunger Station”、“Jahez”和“Marsool”这三个本土或跨国平台本地化的品牌占据。
摩根士丹利研报预计,Keeta将在2025年下半年进入阿联酋市场,随后进军科威特和其他GCC国家,到2028年有望占据20%的市场份额,实现60亿美元的GMV。研报还认为,美团预计2028年从GCC市场外卖业务获得增量收入11.5亿元人民币,并在2028年实现盈亏平衡。
02、2025接棒出海,美团AI恰逢其时
2025年,AI将成为美团发展的重要支点。回顾前三年的市场趋势,美团的战略重心选择十分清晰。
2022年末至2023年初,大模型开始爆火。2023年全年,AI相关领域的发展重点集中在模型技术力和AIGC应用模式上。而在美团所处的本地生活及OTA领域,抖音相中美团的核心业务,大力开展本地生活团购和外卖业务。因此,2023年美团对外的主要战略是防守,同时加紧对海外市场的考察。
2024年是AI to C应用广泛落地的一年。在AI的两大To C商业化落地方向AIGC和AI Agent中,市场首先选择了AIGC。AIGC和Agent的最大区别在于,前者是根据已有内容生成新内容,而后者还可以帮助用户进行流程操作。直到去年11月份,大模型领头角色OpenAI才提出要推出AI Agent。
2025年开年1月中旬,OpenAI确实推出了Agent工具,但恰逢DeepSeek在全球爆火,OpenAI agent的关注度被完全掩盖。不过,2025年被视为Agent元年。3月初,中国的Agent品牌Manus在国内也引起了一波舆论关注。
曾经让OpenAI火爆的舆论红利,连OpenAI自己也并非每次都能抓住。OpenAI和通义在近半年的时间里,在国内外模型设定方面就像“汪峰”一样,总是错过舆论焦点。至此,AI营销的向心力已被部分后来者掌握。
在本地生活和OTA×Agent领域,早在2024年相关平台就已经开始探索。此前的文章分析了支付宝在Agent上的布局发展,当时支付宝的Agent服务应用“支小宝”刚发布,同时还将其与美团的搜索问答助理“问小袋”进行了比较。
另外,OTA代表平台携程在2023下半年发布了首个旅游行业垂直大模型“携程问道”,以智能助手的形式帮助用户解决更个性化的旅游需求。但本质上,这样的应用仍然停留在AIGC阶段,尽管在2024年梁建章也提到了AI Agent。
在此次美团财报发布后,外界的关注重点逐渐从出海业务转向美团的AI业务计划。美团表示,在持续贯彻零售科技公司战略的同时,将加大对AI、无人机配送、自动配送车等前沿科技及相关应用的投入。
3月24日,有消息称王蒲中将亲自投身AI赛道,带队启动新项目beam,主打Agent赛道。随后王蒲中回应称:“不是啥‘绝密’项目”,“项目是我发起的,我会积极参与贡献想法,但不是我‘带队’”,以及“我们(美团)正在做一款Native AI产品,愿景是‘每个人都能有一个专属的生活小秘书’。”
实际上,生活类Agent的对外锚点定义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简单。去年11月,支小宝在发布两个月后,产品理念有所进化。由于“Agent”这个概念过于专业且缺乏本土化表达,无法高效地向核心客群传达产品理念,于是“办事AI”、“AI生活管家”成为了支小宝用户心智的进化锚点。
现在美团将自家Agent定位为“专属的生活小秘书”,事实上,这仍然是在Agent产品完成度较低阶段的一种形容。但根据此前文章对生活类Agent应用落地的分析,不管是支小宝还是美团,都有成为国内领先生活Agent平台的潜力。
此前文章中给出的关于生活Agent的关键结论如下:一是不管是支小宝还是美团内置的问小袋,距离真正能够执行下单付款的Agent还有一定距离;二是用户使用AI Agent最大的痛点在于生态内服务的多样性、完整性以及互联互通性;三是平台自身的生态丰富且完整才是生活服务平台做AI Agent的核心护城河。
如此看来,在生活服务丰富度这一AI Agent的护城河中,支付宝和美团都是国内领先平台。加之现在京东加大力度发展外卖业务,今后也有潜力进入这一赛道。然而,对于生活Agent的产品形态,目前业内的探索仍然处于初级阶段。美团进入AI领域的时机看似有些晚,但进入Agent赛道,似乎正当时。
03、写在最后
2025年开始,随着DeepSeek和中国AI及科技股的火热,资本市场“东升西降”的论调不断出现。从这个角度看,美团现在高调进入AI领域恰逢其时。
另外,在核心业务领域,美团迎来了新对手京东。京东在去年开始涉足外卖业务,此前的文章曾提到京东外卖业务刚入局时的情况,以连锁快餐和9.9咖啡为切入点,利用京东和达达的运力来承接,但当时外卖业务对京东来说还只是试水。
3月24日,京东外卖宣布上线40天日订单量已突破100万。不过,经过2023年抖音在本地生活领域的搅局,市场和美团面对京东这种“腹地式”进攻,会更加冷静。
至此,今年美团的业务形成了三个重点方向:再次守住核心业务,进一步拓展出海业务,开始落地Agent业务。
本文通过对美团2024年财报的解读,展现了美团在中东出海业务的成果以及面临的竞争情况。同时,详细分析了美团在2025年将AI作为新战略重点的背景和机遇,还提及了美团在核心业务上遇到的新挑战。总体而言,美团在2025年将在核心业务、出海业务和AI业务三条战线上展开布局,以应对市场变化和竞争。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