钦州监狱“传帮带”机制,助力青年警察成长腾飞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监狱在青年警察队伍建设方面的积极探索,详细阐述了其实施的“海豚工程”“春蕾计划”以及师徒结对“传帮带”机制,从谋划部署、人员匹配、培养内容和方式、动态管理等多方面说明提升青年警察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的具体做法。

在当下社会不断发展的背景下,一支高素质的青年警察队伍对于监狱管理工作至关重要。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监狱积极开拓创新,努力探索青年警察队伍建设的新途径。该监狱实施了“海豚工程”传帮带、“春蕾计划”青年警察育苗强基工作,精心构建了以思想教育为基础、能力建设为核心、业务培训为抓手的师徒结对“传帮带”机制,有效促进了青年警察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的提升。

钦州监狱首先从加强谋划部署入手,将培养青年警察纳入年度目标任务之中。明确规定了培养的主要内容、组织实施流程、考核评价标准以及工作要求等,为培养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同时,该监狱高度重视帮带责任的落实,把青年警察培养工作视为做实基层基础工作和人才建设的关键部分,将其纳入全年绩效职能职责考核工作。为了营造浓厚的“传帮带”氛围,钦州监狱通过举行庄重的拜师结对仪式、颁发导师聘书等方式,并且定期组织召开座谈交流会,使得“传帮带”工作的学习交流、经验分享实现常态化和长效化。

在培养过程中,钦州监狱在“谁帮带”的问题上,采取了“支部自主推荐、师徒双向选择、组织指导把关”的方式。依据青年警察的个人特点和发展方向,精心匹配中层领导、岗位标兵、业务骨干等作为导师,确保工作方法、业务技能、责任担当能够得到有效传递。在“带什么”方面,钦州监狱充分依托“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青年大学习”平台等载体,大力加强青年警察的政治理论学习。而且坚持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日常工作接触和谈心谈话,深入了解青年警察的个人优势和工作需求,从工作指导等多个方面进行言传身教。在“怎么带”的问题上,钦州监狱围绕监狱执法、机关业务、应急处置等重要方面设置专题培训课程,科学合理地制定培养计划,及时为青年警察理清工作思路、点拨工作方法、传授工作经验。此外,钦州监狱还积极搭建成长平台,通过举办主题演讲比赛、知识竞赛、警体技能比武等活动,检验和提高“传帮带”效果,激发青年警察的创先争优意识。

钦州监狱还注重强化日常动态管理,采用“每月谈话、每季度评价、每半年考核”的方式,按照“一人一册”的标准,动态跟踪导师“传帮带”举措和青年警察的成长进步情况。该监狱坚持培养与关爱并重,密切关注青年警察的成长需求,导师会及时与青年警察谈话,帮助他们纾解工作压力。同时,钦州监狱建立了综合评价机制,根据岗位特点对青年警察的工作表现、理论知识、业务技能、警体技能等进行全面考核,评选出优秀导师和优秀徒弟。并且注重考核结果的运用,对于考核结果优秀、工作表现突出的警察,在评先评优、职级晋升、提拔任用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进一步激发了警察们干事创业的精气神。

广西钦州监狱在青年警察队伍建设上成效显著,通过实施“海豚工程”“春蕾计划”,构建师徒结对“传帮带”机制,从谋划部署、人员匹配、培养内容和方式到动态管理等多方面发力,有效提升了青年警察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力,为监狱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266.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5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5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