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年后草莓大量上市且价格下降这一现象展开,讲述了社交媒体上出现的“草莓瘟”等关于草莓的负面说法,经核查这些说法违背农业常识,同时介绍了诺如病毒的相关知识,包括高发期、症状、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等。
年后的水果市场迎来了新变化,草莓已经大量上市有一段时间啦。和过年期间相比,年后的草莓价格便宜了不少,相信很多朋友都已经安排上品尝这酸甜美味的草莓了。
然而,在社交媒体上却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有网友称,吃了草莓后上吐下泻还发烧,甚至“放倒家里一老一小”,还表示“草莓以后能不吃就不吃了”。
据上海辟谣平台报道,部分社交平台出现了大量“善意提醒”。有一种说法称有一种病叫“草莓瘟”,孩子吃了草莓就会发烧咳嗽、上吐下泻;还有人说“草莓上农药残留量大”“草莓带有诺如病毒”“大棚里种出来的草莓是反季水果”,并建议大家近期不要吃草莓。
但经核查,这些说法都违背了农业常识,严重误导他人。
实际上,每年的10月到次年3月是诺如病毒感染高发期。感染者会出现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等症状。2月22日,艺人张峻豪发文称,自己因为感染诺如病毒昏迷了一阵子。
诺如病毒没有疫苗、没有特效药,但是传染性极高。它能轻易让一个学校、一个公司甚至一艘游轮的人群集体中招,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被称为“已知传染性最强的病毒之一”“最难防控的病毒之一”,堪称病毒界的“魔童”。
诺如病毒通常通过粪口传播,常见方式包括接触污染物以及摄入被污染的食物和水等。然而,气溶胶传播方式却常被忽略,这些气溶胶主要在感染者剧烈呕吐或水冲马桶粪便时产生。
想要预防诺如病毒气溶胶传播,需要加强通风换气,在人员密集场所保持社交距离,远离呕吐物和污染物,接触到吐泻物或疑似污染物后,立即使用洗手液或肥皂洗手至少20秒,并用流水冲洗。
本文先介绍了年后草莓大量上市且价格降低的情况,接着指出社交媒体上关于“草莓瘟”等草莓负面说法是违背农业常识的谣言。同时详细介绍了诺如病毒的高发期、症状、特点、传播方式和预防措施,提醒大家正确认识诺如病毒,不要让草莓“背锅”。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