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龄化时代,头部险企寿险产品策略大揭秘,分红险销售热潮来袭,寿险业高质量发展可期?

本文聚焦于寿险业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的发展态势。深入探讨了头部寿险公司发力分红险销售的情况,分析了上市险企投资收益与负债成本的关系以评估利差损风险,还阐述了各险企为降低负债成本、适应市场需求所采取的产品策略。

在寿险行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防范和化解利差损风险是至关重要的前提条件。如今,长端利率持续下行,在此背景下,保险公司既要努力提高投资收益,又要进一步压降负债成本,这已成为市场的普遍共识。

保通社敏锐地观察到,部分头部寿险公司提出“分红险占比超过50%”的目标后,2025年初,国寿、平安、太保、太平等行业巨头纷纷发力分红险销售。新华保险管理层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表示:“从一季度的市场情况来看,分红险是有市场空间的,也得到了一部分客户的认可。”经过反复研判,新华保险以稳妥为原则,制定了分红险销售目标,即2025年在整个业务盘子里,分红险占比不低于30%。

回顾2024年寿险主流产品形态,传统型寿险和年金保险依然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固定收益型产品的刚性负债成本引发了市场对寿险公司利差损的担忧。自2025年“开门红”以来,新上市的分红险、万能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数量显著增加,约占新上市产品数量的近四成。头部险企更是在这类产品的销售培训等方面下足了功夫,使得浮动收益型产品成为今年寿险市场的一大新看点。

那么,上市险企是否存在利差损风险呢?实际上,上市险企的投资收益率远高于负债成本。

随着国内长端利率中枢不断下行,负债成本管理和投资收益面临的压力与日俱增,这也引发了市场对利差损风险的高度关注。在近日举行的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上市险企管理层针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回应。

新华保险管理层明确表示:“从目前的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公司的投资能力完全可以覆盖负债成本,不存在利差损风险。”截至2024年12月31日,新华保险投资规模超过1.6万亿元,同比增长21%;总投资收益率达到5.8%,综合投资收益率更是高达8.5%,同比大幅增长。

中国平安管理层也指出:“无论是新单业务还是存量业务,平安都不存在利差损问题。”平安的资产收益率一直高于负债成本,具体而言,存量业务的打平收益率始终小于2.5%,并且还在持续优化。截至2024年末,其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过5.73万亿元,实现综合投资收益率5.8%,同比上升2.2个百分点;其中寿险及健康险业务综合投资收益率6%,同比上升2.4个百分点。

中国人保管理层透露,公司积极推进降本增效工作。截至2024年末,公司整体寿险业务负债资金成本率已降至3.2%,较2023年末下降78个基点,达到历史最低水平。

2024年,中国人保全年实现总投资收益821.63亿元,同比增长86.2%;总投资收益率5.6%,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固收资产投资收益率4.3%,同比提升0.3个百分点。OCI(其他综合收益)股票投资业务收益率36.3%,跑赢沪深300红利指数10.7个百分点。

2024年上市险企取得的优异投资业绩,成为了它们应对利差损问题的坚实底气。面对长端利率进一步下行的风险,中国太保管理层表示,公司将进一步强化投资研究和投资管理能力,持续打磨穿越周期的投资逻辑,完善长短结合、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平衡的评价方法,探索长周期的考核机制。同时,推动资产与负债双向奔赴,促进二者良性互动、高效联动,形成长效机制。

在当前形势下,“加大分红险销售”成为了寿险公司的重要策略,各公司纷纷设定目标,以持续降低负债成本。

在2024年中期业绩发布会上,平安等多家头部寿险公司预计全行业分红险占比将达到50%以上。针对这一发展目标,中国平安管理层近日表示:“在2025年的开门红活动中,分红险的销售表现良好,基本符合预期。分红险过去曾是平安的主力险种,公司队伍中具有分红险销售经验的人员占比较高,因此对分红险销售充满信心。未来,公司将持续强化分红险推动策略,计划推出新的分红产品,推动分红险占比继续提升。”

平安管理层认为:“在近两年利率下行的环境下,利用分红和万能产品与客户共担利率风险的机制,能够有效降低公司刚性负债成本。均衡的产品结构使得平安的负债成本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并且在持续降低。”凭借目前的投资回报业绩和投资组合,平安有信心在今年及未来为客户在分红险上带来超越市场平均的投资回报,进而增强分红险的竞争力。

在2024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将推动分红险转型提升到战略高度。“从一季度的市场情况来看,分红险有一定的市场空间,也得到了部分客户的认可。公司经过反复研判后制定了相应计划,会切实根据市场变化,确保公司在战略方向和业务策略选择上不出现偏差,坚持稳中求进的主基调。一季度,公司为提高分红险内外勤技能水平做好了充分准备,二季度将进一步加大分红险的销售力度。在具备充分准备和专业技能后,更好地发展分红险业务,确保分红险转型成功。”

人保管理层也表示,将加大分红险等收益浮动型产品业务的推动力度,丰富分红及万能险产品供给,增强浮动收益型产品销售能力。借助利率风险共担和收益分成机制,合理分散利差损风险。同时,结合投资收益情况,审慎确定分红及万能结息水平,在保障产品竞争力的同时,有效管控负债成本。

加大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的推动,已成为全行业的共识。自2025年“开门红”以来,各家保险公司不断推出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保通社梳理中国保险行业协会披露的数据发现,今年一季度,人寿保险共上新170余款,其中分红型、万能型的人寿保险占比近四成。此外,在120余款年金保险中,分红型、万能型的年金保险有46款,占比也达到了36%。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化和长寿时代,寿险成为客户的刚需,以寿险为基础可以构建更完善的医疗健康养老服务体系。那么,头部险企将采取怎样的产品策略来抢占寿险市场的高地呢?

在长端利率持续下行、预定利率动态调整的大背景下,太保寿险管理层表示,2025年寿险公司将围绕客户健康、养老、财富多元化需求,搭建多层次、广覆盖的健康养老保险产品体系,强化产品推动和资源配置,通过多种举措优化产品结构。

在产品供给方面,太保寿险将持续提升研发的全面性和创新性。一是契合目标客群需求,构建多元产品矩阵,探索以分红型产品为核心的浮动收益型产品创新,丰富商保年金产品供给,创新健康保障型产品供给。二是夯实定价基础,发挥定价技术优势,把握客户需求分化中对失能收入、中端医疗、长期护理等业务的增量机会。在产品推动方面,深化各环节的联动,强化资源配置迁移。

新华保险管理层表示:“在低利率时代,应该更加关注传统保障保险功能的发挥。”例如定期寿险、健康险、医疗险等,这些险种对利差的依赖相对较低,但对保险公司自身的保险风险管理能力要求较高。在提升投资能力的同时,提高对健康险等销售和管理的能力,加强费用精细化管理,也可以丰富公司利润的来源。

中国人寿管理层表示,今年以来,公司持续推动产品和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包括产品形态多元、期限多元、成本多元,尤其是大力推动浮动收益型产品的发展。这不仅不断提升了公司服务客户的能力,也促进了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截至目前,公司业务形态进一步丰富,浮动收益型产品和业务占比快速提升,转型取得成功。公司整体业务保持平稳发展,市场领先地位稳固。“我们在不断统筹规模、价值、效益、速度、结构、质量、安全,多目标发展是应对未来利率环境的必然选择。”

本文全面呈现了寿险业在长端利率下行背景下的发展现状与策略调整。头部险企通过发力分红险销售、优化资产配置等方式,有效应对利差损风险。同时,围绕客户多元化需求,各险企积极调整产品策略,构建多层次产品体系,推动业务多元化发展,以适应市场变化,实现寿险业的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10661.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4月2日
下一篇 2025年4月2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