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手机在AI应用方面的新进展,包括华为、谷歌等厂商的AI功能,分析了AI发展阶段的变化,还探讨了AI对手机出货量的影响。
北京3月25日消息,如今的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在手机领域更是不断涌现新奇的变化。“看电子书时,一个眼神就翻篇了。”“拍摄的图片背景不全,智能填补图片边缘内容。”“AI还可以安装上眼睛,随时可以看到你的手机屏幕,并和你产生互动。”这些看似科幻的场景,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回顾手机的发展历程,从过去比拼CPU的性能,到后来比拼摄像头的拍照能力,现在手机又有了新的竞争目标:比谁的AI更好用。
AI应用在手机上落地
近日,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董事长、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发布了华为Pura X。这款手机搭载的AI眼动翻页功能引发了广泛关注。该AI功能就像是手机拥有了一双“智慧之眼”,可对眼球运动轨迹进行精准追踪。当用户看电子书看到页末时,它会根据用户眼球的运动自动翻页,为用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阅读体验。
24日,据外媒报道,谷歌也在AI领域迈出了新的步伐。谷歌已开始向其语音模式Gemini Live推出新的AI功能,让它能够“查看”用户的屏幕,或者通过智能手机摄像头观察外界情况,并实时回答相关问题。在谷歌此前发布的演示视频中,有人想用颜料给新做好的釉陶上色,便将手机摄像头对准陶器,然后向Gemini询问哪种颜料颜色更适合刚上釉的陶器,Gemini能够迅速给出专业的建议。
自去年以来,不少手机厂商都推出了备受用户青睐的AI功能。例如,OPPO曾推出一款手机,它具备智能填补图片边缘内容的能力,即使拍摄的图片背景不全,也能通过AI技术让图片变得完整美观;荣耀曾经推出过AI自动矫正扭曲拍摄文档的功能,用户再也不用担心自己的拍摄技术不行,拍摄的文档都能通过AI处理变成如同扫描件一样整齐规范。
IDC中国研究经理郭天翔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大家的AI发展思路已经进入到一个新阶段。之前,AI主要处于对手机原有功能的改善或提升阶段,比如仅承接了语音助手功能,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交互、推理运算、语言处理、汽车协同等操作,更多是借助云端大模型,并没有带来一些全新的交互方式或功能价值。
“但是现在大家都开始强调AI agent智能体,手机通过内置本地化的端侧模型,真正区别开AI手机和用户下载的第三方AI应用功能。通过AI agent可以自己执行任务,实现对手机用户更好的个性化服务,包括一些信息的整合、关联和处理。”郭天翔进一步解释道。
或推动今年手机出货量
今年以来,各个手机厂商不断推出新品,手机市场呈现出一片活跃的景象。科技分析机构Canalys此前发布报告称,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长7%,达到12.2亿部,实现了在连续两年下滑后的反弹。
有分析认为,今年国内手机市场或延续增长态势。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一批新的AI应用可能会刺激消费者的换机欲望。
郭天翔表示,由于成本问题,前期这对于部分中高端消费人群会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和革命性的创新。而随着AI的深入发展,例如近期火爆的DeepSeek,也将有助于推动未来AI终端的多元化,加快教育消费者对于AI了解的进程,最终使得更多消费者理解AI,并在终端上使用,用户群体逐渐扩大。
郭天翔认为,AI对用户的换机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首先体现在中高端机型上。“当然,目前还存在各家手机品牌的AI功能相似,应用场景重叠等问题,所以大批量推动用户换机依然需要更长的时间。”
本文介绍了手机在AI应用方面的新成果,如华为的眼动翻页、谷歌的屏幕交互等,分析了AI发展阶段的转变,还探讨了AI对手机出货量的影响,指出虽有推动作用,但因功能相似等问题,全面推动换机尚需时日。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4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