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第二届金熊猫奖:开放包容与地域文化的交融,金熊猫奖再出发,引领国际影视新风尚

第二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的相关情况,包括其活动组成、举办时间等信息,还采访了任仲伦教授和资深影评人谭飞,探讨了金熊猫奖的特点、意义以及对四川地域文化的重视等内容。

3月25日上午,第二届金熊猫奖新闻发布会在北京盛大举行。会上提到,“更全面、更国际、更专业,是金熊猫奖与生俱来的特质,也是吸引更多国际同行参与的源泉。”据介绍,第二届金熊猫奖由“3 3 1”系列活动组成,将于9月12日在四川成都正式拉开帷幕。

金熊猫奖每两年举办一届,这是一项极具特色的国际传播奖项。它以影视为载体,以大熊猫这一独特的文化符号为代表,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主旨。当天下午,记者就此采访了第十届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第八届上海电影家协会主席、上海文联副主席任仲伦教授,以及资深影评人谭飞,他们共同对即将到来的第二届金熊猫奖进行了展望与深入探讨。

探秘第二届金熊猫奖:开放包容与地域文化的交融,金熊猫奖再出发,引领国际影视新风尚

发布会现场 图据组委会

文明互鉴,包容开放

金熊猫奖具有鲜明的国际性和开放性。它面向全球广泛征集影视作品,评委会阵容强大,囊括了国内外知名导演、编剧、演员、文化学者等。该奖项坚持把全人类共同价值作为作品征集、评审的首要标准,以此评选产生获奖作品。以首届金熊猫奖为例,面向全球共征集到优秀作品超过7000部,其中国外作品占比高达70%。

任仲伦教授作为金熊猫奖诞生至今的见证者,他坦言:“这个奖跟其他的奖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它更面向世界、更开放,注重吸纳更多国家、更多地区、更多导演的优秀作品。”他十分期待第二届金熊猫奖的来临,在他看来,这个开放包容的平台给了海内外电影、电视等创作者更多展示的机会。

资深影评人谭飞也对金熊猫奖给予了高度肯定。他表示:“金熊猫当中所蕴含的人文交流、地域交流,包括影视跨界,甚至和AI有关的作品都在奖项中有所反应。”他认为这样的奖项设置在业内是一种新颖的创举。

深耕地域文化,“贵精不贵多”

当光影世界与中国文化相遇,一场各美其美、和合共生的文明答卷正在徐徐展开。金熊猫奖的标识、吉祥物以及奖杯都独具特色,它们从古蜀文明、中国传统哲学中取意,突出阴阳相合、和谐共生的概念,也寓意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旨归。

谭飞认为:“金熊猫展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那么在文化领域的践行上,肯定需要独特感、专业性、前瞻性,如果加大一些和科技的融合,跟未来AI的融合,也会在一众奖项评选中脱颖而出。”他强调,由于影视类专业奖项众多,所以金熊猫奖需要有独特感和时代感,“奖项贵精不贵多”。

在交流中,谭飞以《哪吒》系列电影的爆红为例,特别提到了重视四川地域文化的重要性。他说:“我觉得‘哪吒’之所以出圈,离不开四川文化的依托,包括最近很火的短剧《家里家外》也是如此。”因此,他建议不必执着于随大流,坚定文化自信,这样自然能将金熊猫奖引向更远的地方。

任仲伦教授谈及四川地域文化的特色时称:“四川文化积淀很深,很适合创作者,就像当年李白、杜甫,他们身上流传至今的处事心态。”他认为这种张弛有度的好心态,势必会对良好的行业生态带来积极作用。

本文围绕第二届金熊猫奖展开,介绍了其活动安排和奖项性质,通过任仲伦教授和谭飞的观点阐述了金熊猫奖开放包容的特点以及与地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强调了其在国际影视领域的独特价值和文化使命。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586.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26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6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