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聚焦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动态,介绍了其从科创板到北交所的上市历程,包括辅导备案情况、股东变更、技术实力、研发投入及财务状况等,展示了公司的发展现状与未来规划。
近期,宸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宸芯科技”)有了新的上市进展。据悉,该公司已于3月3日在青岛证监局完成北交所IPO辅导备案,正式进入辅导期。
其实,宸芯科技的上市之路并非从北交所开始。早在2022年12月,证监会就曾披露宸芯科技在科创板上市的辅导备案报告。到了2023年8月,公司IPO辅导状态变更为“辅导验收”,然而之后上市审核网站却一直没有显示其被受理的信息。
2024年12月2日,宸芯科技在新三板挂牌,截至目前刚满3个月。不过,宸芯科技也提醒投资者,公司须在挂牌满12个月后,才可以申报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
在新三板挂牌时,宸芯科技向中国信科定向发行了4571.43万股股票,发行价格为3.50元/股,成功募集资金1.60亿元。这笔资金主要用于5G车联网专用通信芯片解决方案开发项目、新一代SDR芯片通用平台及通信方案验证开发项目以及补充流动资金等方面,这也显示出中国信科对宸芯科技发展的大力支持。
宸芯科技的前身为宸芯科技有限公司,它是由电信科研院、联芯科技、大唐联诚、国创投资、国新央企、国新双百、华澍天泽、红马华清创加、上海泽晟、青岛孚泽等股东在2019年12月18日出资设立的,当时注册资本为15.49亿元。在那时,宸芯有限的前三大股东分别是电信科研院、联芯科技、国创投资,持股比例分别为25.93%、17.23%、12.91%。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过股权转让、增资扩股等形式,宸芯科技的股东阵营发生了一定的改变。其中,宸芯科技设立出资方之一联芯科技,以及2023年3月最近一轮的投资方之一中金资本,均已退出宸芯科技股东行列。
目前,中国信科直接持有宸芯科技15.03%股份,并通过电信科研院、大唐联诚、大唐发展合计控制该公司44.86%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而国务院国资委则为其实际控制人。
此外,宸芯科技的股东阵容中还有诸多实力派私募基金。中国国新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的国新央企、国新双百、浙江制造基金均是宸芯科技股东,前两者持股都在5%以上。同时,国创投资引导基金、湖北长江5G基金、中金上汽、青岛海控、上海泽晟、国开科创等十几家私募基金也都在其股东行列。
推出业界首款C – V2X通信芯片,市占率超30%
宸芯科技是为数不多的掌握2G/3G/4G/5G等蜂窝通信及相关演进技术的无线通信芯片及解决方案国产供应商。在专网通信、宽带自组网通信、车联网通信等方面,该公司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形成了超大规模SoC芯片设计技术、无线移动通信技术、软件定义无线电(SDR)芯片平台技术等三大核心技术。
作为无线通信SDR SoC芯片国产化先行者,宸芯科技的89系列无线通信SoC芯片产品同时支持多波形并发,产品部分性能指标已达到或超过国际芯片厂商在国内销售的同级别产品。在宽带物联网领域,宸芯科技更是率先将基于SDR SoC技术架构的芯片产品应用于民用无人机场景,并实现了规模化商用。
在研发投入方面,该公司也毫不吝啬。其研发投入金额分别为21406.87万元、18048.08万元,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高达57.63%和43.17%。宸芯科技解释称,由于公司所处的无线通信SoC芯片领域是典型的高研发投入领域,具有技术壁垒高、研发周期长、研发投入大等特点,前期需要大额的研发投入以实现商业化。
2024年1至6月,宸芯科技未经审计的营业收入总额为7192.59万元,实现净利润 – 8935.53万元。宸芯科技表示,作为集成电路设计企业,为确保相关产品持续保持行业竞争力,公司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研发资金以保持技术优势,持续推出具有竞争力的产品。根据业务规划,宸芯科技2024年内将持续加大车联网、NTN等领域研发投入,且涉及多款芯片流片等费用支出。基于此,公司预计2024年将受研发投入影响存在业绩波动,预期扣非归母净利润将亏损。
由于2024年年度报告还未披露,仅考虑2023年营业收入、2022年及2023年研发投入及预计市值不低于8亿元等情况,宸芯科技认为,公司符合《上市规则》第2.1.3条规定的在北交所上市的财务条件。
本文详细介绍了宸芯科技从科创板到北交所的上市进程,包括其在新三板的挂牌情况、股东变更、技术优势、研发投入和财务状况等。尽管公司目前因研发投入面临业绩亏损,但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和明确的业务规划,且认为自身符合北交所上市财务条件,未来上市后的发展值得关注。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