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爱肝日:攻克脂肪肝、肝硬化,春季养肝有妙招

本文围绕3月18日全国爱肝日展开,针对脂肪肝、肝硬化能否逆转以及日常如何养护肝脏等大众关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报道,介绍了脂肪肝逆转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的成效,还给出了春季养肝的具体建议。

3月18日是全国爱肝日,今年的主题是“中西医结合,逆转肝硬化”。肝脏,作为人体中最大的实质性器官,肩负着代谢、解毒、储存能量等众多关键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像脂肪肝、肝硬化这类常见的肝部慢性病是否能够逆转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又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养护肝脏呢?带着这些大家普遍关心的问题,记者展开了深入的采访。

——编 者

科学管理身体,脂肪肝可以逆转

本报记者 王 者

如今,脂肪肝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它的出现与人们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紧密相关。然而,令人担忧的是,很多患者在对脂肪肝的认识上存在着诸多误区。这些误区不仅不利于病情的有效控制,还可能在无形之中加重肝脏的负担。但实际上,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脂肪肝是完全可以实现逆转的。

“现在,一提脂肪肝,不少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肥胖。”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消化科主任医师朱强指出,“这其实是一个严重的认识误区。实际上,脂肪肝和一个人的体重并没有直接的关联,瘦的人同样也会患上脂肪肝。”

去年,朱强接诊了一位瘦弱的脂肪肝患者。这位患者年过花甲,体重还不到60公斤。由于担心患上高血脂、高血压等慢性疾病,他长期坚持以素食为主的饮食方式,结果导致营养不均衡。人体脂蛋白含量下降,脂肪代谢出现紊乱,多余的脂肪便堆积在肝脏,最终形成了脂肪肝。就诊后,该患者按照朱强给出的专业建议,对饮食进行了调整,增加了蛋白质的摄入,并配合散步等适度的体育锻炼。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脂肪肝的症状逐渐好转,最终实现了逆转。

“经常有患者认为脂肪肝不痛不痒就不用管。”朱强强调,事实上,肝组织本身是没有痛觉神经的实质性器官,只有肝脏包膜才有痛觉神经。所以,等到患者出现肝区隐痛等明显症状时,往往病情已经发展到肝炎阶段了。

肝脏堪称人体的“化工厂”,它负责葡萄糖、脂肪、蛋白质等物质的代谢。脂肪肝不仅是肝脏多种病变的开端,更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相关疾病的危险信号。

“如今,影像学诊断发现脂肪肝,和(或)肝活检显示超过5%的肝细胞大泡性脂肪变性,即可诊断为脂肪肝。”朱强介绍说,它是由易感基因、表观遗传、饮食和生活方式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发的疾病。在我国最新的治疗指南中,脂肪肝已更名为代谢相关脂肪性肝病(MAFLD),肥胖、酒精、糖尿病、药物、妊娠等都是常见的病因。

在临床上,脂肪肝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肝细胞脂肪变性比例在5% – 32%,为轻度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比例在33% – 65%,为中度脂肪肝;肝细胞脂肪变性比例在66%以上,为重度脂肪肝。

“另外,对于脂肪肝的控制也存在‘不吃肉就能逆转脂肪肝’‘保肝药可替代生活方式’等误区。”朱强提醒道,减少吃肉,但如果进食高热量、高脂肪食物,同样会加重脂肪肝的病情。目前,针对脂肪肝尚无特效的保肝药物,盲目服用保健品还可能进一步加重肝脏的代谢负担。

脂肪肝其实是身体发出的代谢警报,轻度和中度患者从饮食、运动、代谢3个层面进行科学的身体健康管理,是可以实现脂肪肝逆转的。

“在饮食调控方面,脂肪肝患者应限制超加工食品、高饱和脂肪食物等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全谷类等高纤维素及富含不饱和脂肪酸食物的摄入。即便不增加运动,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多项指标。”朱强介绍说,对于脂肪肝合并超重的成年人,减轻体重的目标为:持续减少≥5%以减少肝脏脂肪,减少7% – 10%改善肝脏炎症,减少≥10%改善纤维化。

“在运动处方上,建议脂肪肝成年人根据个人喜好和能力进行锻炼,最好每周进行15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体育锻炼或75分钟以上的高强度体育锻炼。”朱强表示,一项临床研究表明,每周3次,每次90分钟,为期3个月的有氧运动方案,可有效减少肝脏脂肪变性,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对于重度脂肪肝人群,朱强指出,这部分患者需要在饮食、运动的基础上,加上药物控制,通过综合调控血压、血脂、血糖,逐步实现病情的逆转。

中西医协同治疗,提升肝硬化逆转率

本报记者 张丹华

曾经,肝硬化被视为一种不可逆的慢性疾病,但随着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一传统观念正在被逐渐打破。

“5年前,陈先生(化名)来到我们科时,已处于肝硬化失代偿期,腹胀、乏力、黄疸等症状十分严重。”空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传染病科主任康文回忆道。陈先生是一名52岁的乙肝肝硬化患者,由于长期忽视病情,肝脏功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肝脏弹性值高达18kPa(正常值小于7.3kPa)。面对这样棘手的病情,康文为他制定了个性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采用西药抗病毒控制乙肝病毒的复制,同时辅以中成药进行活血化瘀的调理。经过几年的规范治疗,陈先生的肝功能恢复了正常,腹水完全消退,肝脏弹性值也逐渐降至8kPa,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肝硬化真的可以逆转!”陈先生感慨地说。“这个病例充分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具备一定的可行性。”康文介绍道。

肝硬化根据肝功能损害程度,可以分为代偿期和失代偿期。肝硬化代偿期指的是肝脏虽然已经出现硬化,但凭借自身剩余的功能,仍然可以承担身体的基本机能需求。通常情况下,肝硬化起病隐匿,大多数患者在代偿期阶段并没有明显的自觉症状,因而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当肝脏炎症持续存在,肝硬化病情继续发展,肝功能逐渐减退,超出其代偿能力时,便会伴随出现一系列的症状和体征,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出血、腹水、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和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等,这时就称为肝硬化的失代偿期。一旦肝硬化患者进入失代偿期,不但其生活质量会明显降低,其生存率和生存时间也将明显缩短。

那么,肝硬化失代偿期可以恢复到代偿期吗?

康文表示,部分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通过病因治疗和对症治疗,可以恢复到代偿期,这被称之为肝硬化再代偿。但是,由于肝硬化早期缺乏明显的症状,多数患者在代偿阶段也未能及时发现病情,一旦就诊时往往已经到了失代偿期。此时,很多患者的肝脏病理改变已很难完全逆转。因此,只有早期发现,及时诊断,规范治疗,才有可能使患者恢复到代偿期。

“中西医结合的协同效应在于西医能够精准诊断并控制病情,中医则通过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疏肝解郁等方法进行整体调理。”康文介绍说,既往临床研究显示,中西医联合“双抗治疗”——抗病毒加抗纤维化治疗有助于提升肝硬化的逆转率。乙肝患者通过长期服用抗病毒药物,将病毒载量控制在检测下限,从而改善肝功能;复方中药可改善肝脏微循环,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减少胶原沉积,抑制纤维化的进展。

康文还提醒道,脂肪肝也并非“良性病变”,它同样可发展为肝纤维化,最终导致肝硬化甚至肝癌。逆转脂肪肝、肝硬化的关键在于早诊早治,早期肝纤维化可通过生活方式调整联合药物治疗实现逆转。公众应树立“治未病”的理念,乙肝、丙肝患者需每年进行肝功能、病毒载量、肝弹性及肝脏超声检测,避免高脂饮食和滥用药物。

春季养生以养护肝脏为首要任务

本报记者 施 钰

春季是养护肝脏的“黄金时期”。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赖金枚介绍,在中医理论中,肝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肝脏的功能在春季时尤为活跃,因此春季养生也应以养护肝脏为首要任务。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养护肝脏呢?

赖金枚建议,首先要做到起居有常。子时和丑时(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肝脏进行解毒的高峰时间,也是人最重要的睡眠时间。“人动则血运于诸经,人静则血归于肝脏。”养肝的最好方式就是休息。肝脏储藏着丰富的血液,有保护视力的作用,长期用眼,尤其是熬夜玩手机,也会导致肝血不足,因此应避免熬夜以及长时间玩手机、用电脑、看书等行为。此外,也要避免酗酒、抽烟等不良生活习惯。

调节情绪也很重要。在中医特色的七情疗法中,五脏对应五志,不同情绪反应会影响五脏。“肝在志为怒”,所谓“怒伤肝”,即长期精神抑郁或暴怒会导致肝气郁结,容易出现胃痛、胃胀、月经不调、乳腺增生、脂肪肝等病症。情绪不舒畅时应寻找良好的途径宣泄,比如与朋友诉说,或听听舒缓平和的音乐,这也是中医“五音疗疾”的体现。

要保护肝脏功能,还可以通过食补、穴位按摩、适当运动等方式改善身体状态。

在日常饮食方面,赖金枚说,结合中医理论,“五色入五脏”“色味当五藏”“肝主青”,大家平时可多吃绿豆、菠菜、芹菜、青瓜、西蓝花等以疏肝养血、滋阴润燥,吃石榴、酸梅、山楂等酸味食物以保肝敛肝,还可饮菊花、玫瑰花、绞股蓝等花茶以疏肝理气。

赖金枚建议,平时大家还可以按摩一下太冲穴。太冲是足厥阴肝经的原穴,位于足背,第一、二跖骨间,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该穴位具有疏肝利胆、熄风宁神、通经活络的作用。通过按摩该穴位可缓解头痛、眩晕、郁证、胁痛、腹胀、呃逆、月经不调等。

在补充营养方面也需注意适度。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内科主任医师朱月永介绍,膳食补充剂等保健品或其他“补药”,可能导致肝功能损伤,不可滥用。

此外,目前不少疾病的发生与体重超标有关。体重超标人群往往伴随着血糖、血脂指标异常,易导致心脑疾病,也可导致肝脏损伤。因此,平时要做好体重管理,少食高脂、高糖、高热量食物。同时应多运动,如游泳、跑步、跳绳等有氧运动,以及举哑铃等抗阻运动。“在中医理论内,关节、肌腱、韧带等均为肝所主。长期久坐久卧,容易导致关节、肌腱、韧带处于僵硬状态,进而导致肝失疏泄和肝失条达。”赖金枚说。

“肝脏功能强大,但其内部缺乏痛觉神经,一定要定期体检、关注肝脏健康状况。”朱月永表示,已经患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应当定期随访,不随意停药;同时,重视病毒性肝炎的疫苗接种与日常防护,积极预防相关传染性疾病。

本文围绕全国爱肝日,深入探讨了脂肪肝、肝硬化的逆转方法以及春季养肝的要点。指出脂肪肝可通过科学管理逆转,中西医结合治疗有助于提升肝硬化逆转率,同时强调春季应从起居、情绪、饮食等多方面养护肝脏,呼吁公众树立“治未病”理念,定期体检,关注肝脏健康。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68.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