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吒2出品方官宣红楼梦动画电影”这一消息展开,探讨了经典作品改编为动画电影受到市场青睐的原因,以及衡量动画作品优秀的标准等内容。
北京3月25日消息,大家是否想过,当经典名著《红楼梦》被拍成动画电影,会呈现出怎样一番独特的景象呢?最近,一则“哪吒2出品方官宣红楼梦动画电影”的消息,瞬间点燃了众多“红楼迷”心中的期待之火。
不过,在满心期待的同时,大家似乎也隐隐带着一丝忐忑。毕竟,《红楼梦》这部巨著体量庞大,书中涉及的传统文化元素犹如繁星般繁多,人物的对话、细腻的心理描写等都堪称一绝。要将这样一部经典之作改编为动画电影,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北京电影学院动画学院副教授孙平也十分认同这一观点。她指出,当下包括《红楼梦》在内的不少经典作品都纷纷计划开发为动画电影,这充分说明大IP在市场上依旧拥有极高的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这些经典之作会如此受到电影市场的青睐呢?孙平对此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一,这些经典作品国民度极高,拥有着极为广泛的受众群体,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对它们或多或少都有所了解。其二,经典作品中的人物性格鲜明独特,故事丰富多彩,为创作者们留下了足够的取材空间,可以从不同角度进行改编创作。
孙平举例说道:“像《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名著,都即将有相关的动画电影问世。就拿《西游记之大圣归来》来说,自2015年上映后,凭借其精彩的剧情和精良的制作,收获了一大批自发宣传的‘自来水’粉丝。可见,经典IP就像是一座取之不尽的改编宝库。”
此前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的《哪吒之魔童闹海》也是如此。其故事与人们熟知的《封神演义》有着颇深的渊源,几年前上映的《哪吒之魔童降世》更是实现了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积攒了不少路人缘。
此外,孙平认为,随着国潮的兴起,从《红楼梦》等经典之作里寻找题材,恰好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追求。而且,一部成功的动画电影还能够衍生出周边产品、游戏等,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带来更多的商业价值。
孙平还介绍说:“动画电影的类型多种多样,其风格并非都是追求极致的爽感。从神话中取材的故事,通过热血的情节和情绪的宣泄来进行改编是一种路径,而像《长安三万里》,则是将中国古诗文的魅力进行了极致呈现。”
她以《哪吒2》为例进一步说明:“这是一部源自经典IP的、非常成功的商业片。虽然它对原著进行了较大改动,但剧情逻辑严谨、节奏把握得当,特效制作也十分出色,给观众带来了视觉奇观的新高度。”
在衡量动画作品是否优秀这一问题上,孙平强调,票房并不是唯一的标准。她觉得,文化产品对观众的影响,更长久地体现在对观众精神层面的滋养上。无论动画作品是否取材自大IP,能够讲一个温暖观众心灵的好故事,才是最为关键的。
孙平最后表示,只要夯实IP改编的基础,顺畅地讲一个拥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故事,这样的动画电影就不会差。“观众是懂审美的,如果一部电影品质好,那自然会给它机会。”
本文围绕“哪吒2出品方官宣红楼梦动画电影”展开,分析了经典作品改编为动画电影受市场青睐的原因,包括国民度高、人物故事丰富、符合国潮审美和可形成产业链等。同时指出衡量动画作品优秀不能只看票房,关键是讲好温暖心灵、有正确价值导向的故事。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7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