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剩米饭及多种隔夜食物可能带来的健康风险展开,通过具体案例介绍了“炒饭综合征”,还分别阐述了海鲜、绿叶菜、豆浆、菌类等隔夜后食用的危害,并给出食用建议。
在日常生活中,米饭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常见主食了。很多人在面对吃不完的剩米饭时,都会选择将其做成美味的炒饭。然而,你知道吗?如果对剩米饭的保存和食用方法不当,这看似平常的剩米饭,很可能会摇身一变,成为威胁我们健康的“致命杀手”。
什么是“炒饭综合征”?
在广东江门,有一位50多岁的陈先生(化名),他把冷藏了好几天的米饭拿出来做成炒饭吃。可没过多久,他就感觉身体不对劲了,腹痛、腹泻的症状接踵而至,甚至还出现了呼吸困难的情况。
当被紧急送往医院的时候,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此时的他严重休克,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的功能也开始衰竭。好在经过ICU医务人员争分夺秒地全力抢救,陈先生才终于脱离了生命危险。
经过详细的检查,医生发现陈先生罹患的是一种由蜡样芽孢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这种细菌常常出现在室温下长时间放置的米饭或者炒饭当中。也正是因为如此,由它引发的急性中毒症状就被形象地称为“炒饭综合征”。
海鲜
螃蟹、鱼类、虾类、贝类等海鲜,都是富含高蛋白的食物。但是,如果这些海鲜隔夜存放,就会出现蛋白质降解物。这些降解物可能会对胃肠道黏膜产生刺激,从而引起胃肠道的不适症状,而且还很容易损伤肝、肾功能。
绿叶菜
绿叶菜在煮熟之后,如果长时间放置或者储存方法不当,就非常容易产生大量的亚硝酸盐。
浙江宁波食检院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像芹菜、油麦菜、空心菜等绿叶菜,经过炒制以后,放在25℃的常温环境下保存,24小时之后,亚硝酸盐的含量竟然达到了惊人的0.1g/kg以上。要知道,通常情况下,成人只要摄入0.2g亚硝酸盐就可能会引起中毒。
豆浆
新鲜的豆浆是出了名的不易保存,一般来说,在短短3至4个小时内,就可能会滋生大量的细菌。所以,建议大家豆浆煮完之后要及时饮用,千万不要留到隔夜再喝。
银耳、蘑菇等菌类
对于隔夜的银耳和蘑菇,建议大家尽量不要食用。因为如果泡发和储存的方式不当,它们还可能会产生黄杆菌毒素。一旦食用了含有这种毒素的食物,就会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提示:
尽量避免食用隔夜食物。一旦食用后出现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
本文通过陈先生食用剩米饭引发“炒饭综合征”的案例,提醒人们关注剩米饭及其他隔夜食物的健康风险,如海鲜隔夜后蛋白质降解物的危害、绿叶菜易产生亚硝酸盐、豆浆易滋生细菌、菌类可能产生黄杆菌毒素等,并给出尽量不食用隔夜食物、不适及时就医的建议。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9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