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古蔺县马嘶苗族乡举办“开山祭茶”活动的全过程,包括仪式内容、茶农的祈愿,还介绍了当地种茶历史、产业现状以及活动对于乡村振兴的意义。
在3月25日这一天,古蔺县马嘶苗族乡迎来了一年一度极具特色的“开山祭茶”活动。这个活动不仅承载着当地深厚的文化传统,更寄托着茶农们对新一年茶叶丰收的美好期望。
当日上午10点,备受瞩目的开山祭茶仪式正式拉开帷幕。马嘶苗族乡的绿茶企业代表、专合社成员、种植大户以及少数民族代表们身着盛装,他们吹着悠扬的芦笙,跳起欢快的舞蹈,从四面八方齐聚到松林泉。在这里,他们怀着崇敬之心,整齐地鞠躬请水。随后,众人小心翼翼地将请来的泉水抬到茶王树下。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一份充满诗意的《建新茶赋》被缓缓宣读,紧接着,大家向茶王恭敬地敬水。茶农们更是精心准备了丰富的供品,毕恭毕敬地敬献给茶王树。此时,苗家群众面向茶山、茶树,齐声高呼“采茶了!丰收啰!”那洪亮的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每一声呼喊都饱含着他们对茶树的殷切期盼,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
“开山采茶啰……”
“今年的茶肯不肯长?”
“肯长!”
“今年的春茶嫩不嫩?”
“嫩!”
随着领喊者一声声有力的喊声响起,茶农们整齐划一地齐声回应。这质朴而有力的“喊山”声,充分表达了他们对茶树的敬畏和感恩之情。他们坚信,通过这种古老而神秘的方式,能够唤醒沉睡的茶树,激发茶树蓬勃的生机,从而确保新一年的茶叶品质优良、迎来丰收。
茶园村的种茶大户梁维仲深有感触地表示,这种祈福活动他自小就参与其中。后来在政府的组织下,活动一年不落地持续进行着。大家都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祈求老天保佑风调雨顺,让茶叶能够获得丰收。
当祈福仪式圆满结束后,茶农们迫不及待地挎上竹篓,迈着轻快的步伐走进郁郁葱葱的茶园,开始了春茶的采摘工作。放眼望去,漫山遍野的茶树绿意盎然,鲜嫩的芽尖骄傲地矗立在枝头。茶农们那灵巧的双手在茶树间来回飞舞,不一会儿,一片片鲜嫩的芽尖就被收入了竹篓之中。
马嘶苗族乡的种茶历史源远流长,可追溯到千年之前。如今,这片小小的绿叶正逐渐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全乡已经建成了标准化茶园1.1万亩,年产值高达2800万元。通过“三产融合”的发展模式,进一步释放了当地茶叶产业的发展潜力。当地不仅建成了绿茶加工车间、展销中心等一系列完善的设施,还培育了多家茶叶专业合作社和企业,为当地解决了大量的就业问题。在科技的赋能下,原本低质的茶园得到了改造提升,土壤肥力显著增强,泸州市三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应运而生。多个本土茶叶品牌也逐步走向市场,获得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认可。
此次“开山祭茶”活动,不仅仅是对古老习俗的尊重和继承,更体现了人们对自然万物的敬畏和感恩之情。茶农们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进行祈福,他们希望能够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茶叶产业的持续发展,进而达成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本文详细记录了3月25日古蔺县马嘶苗族乡“开山祭茶”活动的过程,包括仪式流程、茶农的互动与祈愿。同时介绍了当地悠久的种茶历史和蓬勃发展的茶叶产业,指出该活动既传承习俗,又表达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及对茶叶产业和乡村振兴的美好期盼。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