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市审计局专场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审计系统为服务保障“项目提升年”所做的工作及成效。市审计局制定实施方案,从项目谋划储备、建设过程管理、资源保障供给、工作力量整合四个方面入手,开展审计监督,助力项目建设。
在3月26日这一天,济南市政府新闻办举办了“聚力项目提升 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13场,此次发布会聚焦市审计局。全市审计系统始终紧紧围绕中心大局,不断强化审计监督工作。同时,聚焦主责主业,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将服务保障“项目提升年”作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持续拓宽审计监督的广度,加深审计监督的深度,并且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在这场发布会上,相关负责人对这些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
为了能够精准地聚焦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推动全市审计机关齐心协力为“项目提升年”保驾护航,市审计局专门制定了《关于深入开展审计监督护航保障“项目提升年”行动的实施方案》。该方案聚焦“四抓四提升”的工作要求,进一步细化工作内容,提高审计的穿透力,全力推动项目建设在力度、速度和效益上更上一层楼。
在项目谋划储备方面,市审计局把好入口关。坚持以“扩大有效益的投资”为工作导向,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持续加大对“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数字济南建设、提高民间投资活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重大战略、重大政策、重大建设项目的审计监督力度。同时,加强量本利的研究分析,及时揭示影响政策落地、制约政策效应发挥的问题,确保各类项目既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又契合济南市的产业发展方向。
在建设过程管理方面,市审计局把好质量关。围绕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历史文化名城保护、重点载体建设等重要方面,对黄河体育中心、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山东大学龙山校区、低运量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等开展跟踪审计。聚焦项目谋划储备、落地建设、投产达效等各个关键环节,深入揭示政策执行、规划落实、立项审批、资金使用、工程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此推动加快项目建设进度,规范工程建设管理,提高政府投资质效。
在资源保障供给方面,市审计局把好要素关。将“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落实情况作为审计重点,围绕征地拆迁、融资服务、功能设施配套等关键环节,密切关注超长期特别国债等重点资金筹集使用、重点专项资金、政府债务管理、征地拆迁、闲置低效土地盘活、群众安置等方面的情况。及时揭示政策落实、部门协同、资金匹配、工作衔接中的梗阻和障碍,深入分析问题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体制机制短板,推动优质资源要素向重点项目倾斜。
在工作力量整合方面,市审计局把好服务关。对重点部门单位领导干部(人员)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重点关注“项目提升年”重点任务的推进落实情况,着力揭示部门职能定位不清、单位间有效沟通不畅等问题,推动优化整合各方面资源,促进形成项目建设的强大合力。此外,加强与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的协同联动,紧盯行政审批、工程建设、国资国企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岗位领导干部,健全完善“精准画像”工作机制,促进各级领导干部用好亲清政商交往清单,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
本文介绍了济南审计局在“项目提升年”开展的审计监督工作。通过制定实施方案,从项目谋划、建设管理、资源供给、力量整合四个方面发力,揭示问题,推动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为强省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59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