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秀镇六拉、罗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三月三”期间组织代表参加民族法治宣传活动,通过多种文艺形式普及法律法规和移风易俗知识,还发放宣传资料,展现了“非遗+普法”模式的积极成果,以及金秀镇人大未来在普法方面的规划。
为了大力弘扬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同时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3月26日上午,金秀镇六拉、罗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积极组织代表,在县城友谊亭参加了“三月三”民族法治宣传活动。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非凡。代表们紧紧围绕“三月三”民族法治宣传主题,采用了山歌对唱、民族舞蹈、互动宣讲等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生动形象地普及法律法规和移风易俗知识。那欢快动听的瑶族香哩歌,宛如天籁之音,瞬间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参与。而穿插在表演中的法治知识问答环节,更是把现场的互动氛围推向了高潮,大家纷纷踊跃参与,积极回答问题。
代表们除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外,还通过发放宣传手册、现场讲解等方式,向群众重点宣传自治县的一系列单行条例。现场的群众在欣赏生动文艺表演的同时,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不仅深切感受到了瑶族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对自治县特色法规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一位参与活动的瑶族同胞不禁称赞道:“用山歌教我们保护古茶树,既有趣又记得牢!”
代表与群众欢唱瑶族香哩歌。
据统计,在此次活动中,共发放了《金秀瑶族自治县瑶医药发展条例》《金秀瑶族自治县古茶树资源保护条例》《金秀瑶族自治县旅游发展条例》等法规条例和移风易俗“五个统一”工作法宣传资料300余份。
人大代表刘雪琴表示:“将非遗文化与普法宣传结合,既能发挥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也让法治理念更接地气、更入人心。”代表联络站主动创新履职方式,通过“非遗+普法”模式,既充分展现了民族文化传承的丰硕成果,又有力推动了法治宣传教育走深走实,为构建和谐法治社会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下一步,金秀镇人大将持续组织各代表联络站探索民族地区普法新路径,致力于让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成为群众的自觉行动,为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有力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区建设。
金秀镇六拉、罗孟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在“三月三”举办民族法治宣传活动,通过文艺形式和发放资料普及法规知识,“非遗+普法”模式取得良好效果。金秀镇人大后续将继续探索普法新路径,为基层治理和示范区建设提供法治保障。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2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