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乡县人民法院马山口法庭成功调解一起邻里因土地界限问题引发的纠纷案件。袁某与吴某因土地界限争执并大打出手,袁某受伤后起诉,法官考虑邻里关系优先调解,过程中虽有波折,但最终促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强调了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性及遇到纠纷应冷静理智解决。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之间本应相互照应、守望相助。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常常会出现一些事与愿违的情况。这不,袁某和吴某这对邻居就因为土地界限的问题,从最初的小争执演变成了激烈的肢体冲突,最后闹到了法庭之上。
时间回溯到2024年11月,袁某和吴某围绕土地界限产生了分歧。起初,两人只是进行了言语上的争吵,但谁也不肯让步,矛盾逐渐升级,最终演变成了肢体上的冲突。在冲突过程中,吴某拿起砖块砸向袁某的面部,导致袁某受伤;而袁某也不甘示弱,将吴某推倒在地。事后,公安机关介入调查,依法对吴某作出了行政拘留十日并处罚款二百元的行政处罚。袁某则因为面部挫伤、脑震荡等伤情,住院治疗了15天。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袁某向法院提起了诉讼,要求吴某进行赔偿。
案件被受理后,承办法官对案情进行了仔细的分析。虽然案件的事实比较清晰,但考虑到双方当事人是邻里关系,如果直接进行判决,很可能会进一步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于是,法官决定优先采用调解的方式来解决这起纠纷。然而,调解的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在调解过程中,被告代理人的迟到引发了原告的强烈不满,双方的情绪瞬间变得激动起来,在法庭上发生了激烈的言语冲突。法官见状,立即进行制止,严肃地申明了法庭纪律,并出示了公安机关的处罚决定书对双方进行训诫,及时有效地控制了现场的秩序。
为了更好地化解双方的矛盾,法官采取了“背靠背”的调解方式。法官分别与双方当事人进行沟通交流,从法律的角度向他们阐明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同时也从情理的角度引导他们换位思考,理解对方的处境。经过法官多次耐心细致的调解,双方当事人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达成了一致意见。吴某当庭向袁某支付了赔偿款3000元,这起因地界问题引发的纠纷得到了圆满的解决。
和睦的邻里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建立一个团结互助、和睦友爱的邻里环境,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在这起案件中,如果双方当事人在发生争吵时能够各退一步,或许就能够避免这场激烈的冲突,真正做到“化干戈为玉帛”。法官在此提醒广大民众,当遇到纠纷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和理智,选择正确的解决途径。可以先尝试通过双方协商来解决问题,如果协商无果,也可以申请村委会进行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千万不要因为一时的冲动,破坏了邻里之间的情谊,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本文通过讲述内乡县人民法院马山口法庭调解邻里土地界限纠纷的案件,展现了法官在处理邻里纠纷时优先调解、化解矛盾的工作方式。强调了和睦邻里关系的重要性,提醒民众遇到纠纷要冷静理智,选择合适的解决途径,避免因冲动而破坏邻里情谊和自身生活。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