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教师陈宏斌:两会归来,教育革新不停步 两会代表陈宏斌:推动盐城教育在人工智能与体育领域双突破

从北京返回盐城的陈宏斌,在两会结束后积极投身教育工作,在人工智能教育和学校体育活动方面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为盐城教育发展带来新活力。

盐城教师陈宏斌:两会归来,教育革新不停步 两会代表陈宏斌:推动盐城教育在人工智能与体育领域双突破

这是一幅新华日报·交汇点的资料图。

陈宏斌在从北京返回盐城之后,迅速投身到教育工作中。他不仅深入全市教育系统,为教育战线的教师们传递全国两会的声音,让两会精神在盐城教育领域落地生根。而且,他马不停蹄地牵头制定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育行动方案。他充分利用校内现有的资源,精心搭建适合盐城市第一小学的人工智能教学体系。按照计划,从下学期开始,每学期将安排2 – 3课时,对全校三至六年级的学生开展人工智能通识性教育,让学生们接触和了解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

“当前,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体系还存在诸多不完善之处。”作为江苏《信息科技》教材分册主编,陈宏斌一针见血地指出问题所在,“课程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实验条件不足等问题,使得基础教育阶段的人工智能教育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近期,陈宏斌和教材组成员一起展开了深入的讨论研究,探讨如何将人工智能融入基础教育教材中。他们努力推动制定统一且兼具差异化的课程标准,还积极向高校相关专业专家请教学习。在此之前,陈宏斌已经在五年级教材中尝试新增人工智能基础模块,为学生打开人工智能学习的大门。

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融入教学,陈宏斌还在校内组织开展任课教师人工智能技术普及培训。通过培训,培养教师队伍的创新应用思维,鼓励教师大胆探索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创新性地融入各学科教学。这一举措旨在突破传统教学模式,让教学方式变得更加新颖多元,为学生带来更优质的教育体验。

今年,陈宏斌带上两会的议案还聚焦于“2·15专项行动”校园落地工作。今年春季学期开学后,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都在落实“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 + 15分钟课间”的要求。盐城市第一小学更是在此基础上创新构建“三维立体化”体育育人模式。学校通过“基础 + 拓展 + 发展”的课程体系,实现了每天1节体育课全覆盖。同时,学校开发了啦啦操、排舞、武术等特色项目,还引入了击剑、体育舞蹈等新兴课程,形成了鲜明的体育特色。陈宏斌向记者展示了以“盐城市第一小学小铁军”为灵感设计的“盐小铁运动存折”。通过家校联动,记录学生每日运动数据,并设置“小达人—小健将—小铁军”三级挑战体系,实现了运动习惯养成的闭环管理,促进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本文围绕陈宏斌两会归来后的教育行动展开,他在人工智能教育方面积极搭建教学体系、完善教材内容、培训教师;在体育教育方面聚焦“2·15专项行动”,推动学校创新体育育人模式。陈宏斌的一系列举措展现了他对教育事业的积极探索和创新精神,有望为盐城教育带来新的发展和突破。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395.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