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本文聚焦维修行业乱象,以啄木鸟家庭维修被3·15晚会曝光为切入点,讲述了多个消费者在维修过程中遭遇的收费欺诈、人身安全担忧等问题,还分析了维修平台的竞价机制及抽成情况对行业的影响。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曾经的“万能维修”,如今却成了消费者的“钱包刺客”,维修行业究竟怎么了?

作者 | 梅珍里

编辑 | L

题图 | 《天国与地狱》

维修平台又一次陷入舆论漩涡。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啄木鸟家庭维修(以下简称“啄木鸟”)因“无病乱修、小病大修、虚假收费”等系统性欺诈行为被重点曝光。这一消息如同一颗重磅炸弹,在消费者群体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3·15晚会当晚,啄木鸟发布声明。(图/@啄木鸟家庭维修 微博)

被曝光后,啄木鸟发布了一份“不找理由,不找借口”的公关声明,承诺此后每天公布一条整改情况。然而,从3月19日开始,整改声明便没了踪影。直到3月20日,人们才在17日发布的“整改进展”评论区内,找到了姗姗来迟的“19日整改进展”。更让消费者失望的是,不少用户反映,啄木鸟并未按照声明处理所有存疑订单,他们的投诉依旧被搁置。

在消费者的认知里,维修本应是一门纯粹的技术活,可如今却牵扯出了诸多人情世故和人心的博弈。如何挑选靠谱的师傅?怎样识别维修骗局?怎样在不得罪师傅的情况下避免踩坑?这些都成了消费者必须掌握的生活学问。

曾经打着“什么都能修”旗号的维修行业,如今却变成了“什么都能坑”,成了消费者的“钱包刺客”,这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问题呢?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图/啄木鸟官网)

三年前,杭州市萧山区的王卫家中淋浴间的地台下时常渗出黄色的水。他在一个平台上选择了一家知名的防水店铺。师傅上门检查后,告诉王卫,漏的水已经渗入地砖,打玻璃胶无法解决问题,必须往地砖里注入胶水填充缝隙才能防水。然而,师傅当时并未携带任何检测工具,仅仅用肉眼看了一下,就判定“漏水严重”。

师傅称一公斤胶水价格固定,最终费用按注入胶水的重量计算。王卫询问大致价格,师傅含糊地表示一般只需几百块。王卫以为费用不高,便没有要求对方签订明文售后保障协议。

注胶完成后,师傅告知王卫,共用了四五十公斤胶水,费用飙升至3600元。这一价格让王卫始料未及,却又无可奈何。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于欣表示,师傅擅自把门框上的锁孔片拆下,用角磨机把所有锁孔都打通了。(图/受访者提供)

换锁师傅上门后,对于欣说准备的锁和锁孔不匹配,建议使用他自带的门锁。“他一开始只说180元,在我表示愿意安装之后,他又接着说门把手180元,锁体180元,锁芯360元,安装费50元,共计770元。”

由于急于安装,于欣在师傅报出高价后砍价到680元,便同意安装。但后来在与啄木鸟相关工作人员沟通时,她得知整套锁的价格不到200元。

更让于欣气愤的是,在安装过程中,师傅在她不知情的情况下,拆下门框上的锁孔片,擅自用角磨机把所有锁孔都打通了。如今使用门锁时,大门还会轻微晃动,这给于欣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上门维修,成年人的安全范围

除了收费不规范、价目不透明、小病大修等问题,人身安全问题也是维修平台被消费者诟病的焦点。

与其他业务不同,上门维修需要业主提供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真实信息。师傅进门后,家里的收入水平、常住人员等情况也能一目了然。这对于消费者,尤其是女性用户来说,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曾先生准备支付订单时发现,师傅额外提交了一个50元的家用灯具安装/维修订单。(图/受访者提供)

居住在天津市的上班族赵毓娇对此深有感触。她在租房时遇到过一名空调维修师傅,对方对待她和房东(女)的态度与对待她男朋友的态度截然不同。“他面对我和我房东时,经常把干活累、不能退钱挂在嘴边,有一种‘你是女的我不怕你’的感觉。”但面对赵毓娇的男朋友时,这名师傅就变得“听话”许多,会更加积极地回应。

赵毓娇表示,一个人监工时她非常害怕,门全程开着。人身安全问题是许多女性用户对维修平台的担忧。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图/视觉中国)

赵毓娇知道价格不合理,但当时却没有拒绝的余地。“我们没有备用钥匙,我男朋友手机都没拿,我手机也只剩下10%的电。”砍价后,无奈之下,她只能支付750元。

在无锡市从事了五年独立维修工作的赵师傅向记者透露,其他APP上搜索出的维修平台或店铺本质上都遵循了入驻的竞价机制。他曾被某地图APP的市场经理询问是否需要推广,对方表示,维修店铺想要上架某线上经营平台,首先要交5500元一年的费用。而这5500元只是入场券,入驻后,想要排序更加靠前,还得投入更多的推广费用,算下来每一单的获客成本在50到70元之间。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投诉平台上,不乏维修师傅对维修平台的投诉。(图/黑猫投诉)

一般来说,平台会通过30元、9.9元甚至免费上门勘测的“低价引流”服务吸引消费者。然而,师傅上门检测后,实际要收取的价格往往会层层叠加。

赵师傅表示,像啄木鸟、万师傅、鲁班到家等平台,平台和维修工人的抽成情况大致是四六分甚至五五分。“我自己接活干,一单150元可以全部进我口袋,我觉得挣够了。但如果从平台接单,那我这一单起码要开价300元,只能去忽悠人了。”

上门维修:消费陷阱与安全隐患并存,维修行业乱象丛生,消费者如何避坑?

本文通过列举啄木鸟家庭维修被曝光以及多个消费者的遭遇,揭示了维修行业存在的收费欺诈、人身安全隐患等问题。同时分析了维修平台的竞价机制和抽成情况对行业的不良影响。维修行业乱象丛生,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亟需相关部门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418.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