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青年陈嘉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的事迹。陈嘉鹏作为一名“95后”,早在2016年就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历经九年等待,终成我市第15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助力福建省实现5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的里程碑。同时,还介绍了他生活中诸多善举,如单位同事支持、留发捐给患癌朋友等。
故事的主角是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陈嘉鹏。
在3月25日这一天,厦门青年陈嘉鹏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顺利完成了276毫升造血干细胞混悬液的捐献。这一善举让他成为了我市第154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值得一提的是,随着陈嘉鹏的成功捐献,福建省实现了500例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迎来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突破。
“与患者匹配成功是一种缘分”
陈嘉鹏是一位“95后”,就职于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2016年,他第一次参与无偿献血时,额外留下了5到10毫升血样,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起初,陈嘉鹏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认知比较模糊,但后来他深入了解到白血病患者所面临的困境,便开始期待有一天能够帮助到这些患者。
在漫长的九年等待中,陈嘉鹏先后三次接到与患者初配成功的通知电话。然而,前两次都没有等到后续通知,这让他心里一直觉得挺遗憾。“这次又有机会可以捐献,我当即告诉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愿意捐献。”陈嘉鹏说道。他深知非血缘造血干细胞配型成功率极低,“与这名患者匹配成功是一种缘分,我一定要救他!”
由于该名血液病患者病情紧急,急需进行移植手术。3月8日,陈嘉鹏接到通知后,迅速行动起来。3月10日,他就进行了高分辨检测和体检。21日开始注射动员剂,正式进入捐献准备阶段。目前,造血干细胞捐献主要采取从外周血中采集的方式,而动员剂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大量生长并释放到外周血中。
“之前担心会有不良反应,其实捐献造血干细胞和捐献血小板类似,我感觉挺好的。”陈嘉鹏表示,用可再生的造血干细胞挽救生命,是一件非常值得的事情。
朋友称赞他是“造血侠客”
在陈嘉鹏践行善举的同时,他身边的许多人也以各种方式参与到了这项爱心行动中。他所在的单位全程支持他的善举,多次批准他的假条;同事们还主动提出帮他分担工作,让他能够安心进行捐献。他在旅游中结识的外地朋友们则订购了鲜花、滋补炖品送到医院,称赞他为“造血侠客”。
在旁人眼中,陈嘉鹏是一个善良、热心的人。在单位组织的公益活动中,常常能看到他的身影。他还累计捐款1000多次,用于支持关爱山区儿童、孤寡老人和重病患者。
除此之外,他还在默默做着另一件好事。从去年10月起,陈嘉鹏开始留长发,如今头发已经有十几厘米长。“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患了癌症,剪去了头发,我们几个好朋友约定,一起留头发捐给她。”陈嘉鹏说。经过及时有效的治疗,他的朋友抗癌成功。“我准备继续把头发留长,广州、重庆等地肿瘤医院有开展爱心捐发活动,等头发长到40厘米左右,捐给患癌小朋友。”
本文围绕厦门青年陈嘉鹏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展开,讲述了他多年等待配型成功、积极准备捐献的过程,同时展现了他生活中的众多善举以及身边人对他爱心行动的支持。陈嘉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