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围绕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展开,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主题的该盛会让北京海淀区的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成为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窗口。重点讲述了山东基于自身优势,在工业互联网“生态赋能”、数字生态“算力筑基”、高端装备从“制造”到“智造”等方面进行产业变革,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篇章。
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盛大举行,此次盛会以“新质生产力与全球科技合作”为核心主题,吸引了来自全球的科技力量汇聚一堂。在北京海淀区,中关村国际创新中心宛如一扇明亮的窗口,让世界得以清晰地观察中国科技创新的蓬勃发展态势。
山东,作为全国独一无二的41个工业大类齐全的省份,凭借自身雄厚的产业基础、丰富的资源禀赋以及庞大的市场需求,正轰轰烈烈地开展一场以“硬核场景”为驱动力的产业变革。
工业互联网“生态赋能”
山东高端装备制造业的营收成功突破2.8万亿元,在这辉煌成绩的背后,隐藏着独特的链式创新密码。山东充分发挥制造业大省的优势,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为关键纽带,积极推动制造业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转型,精心打造出具有强大竞争力的产业生态。
全国两会结束后,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周云杰因“听劝”研发出的“懒人洗衣机”迅速登上热搜。这看似偶然的“出圈”事件,实际上是海尔工业互联网生态发展的必然结果。海尔的卡奥斯工业互联网平台已经成功链接全球近90万家企业,广泛覆盖15个行业生态。在这个平台上,用户的抱怨能够直接转化为研发指令,大大压缩了新品上市的周期。
3月24日,苹果COO访问歌尔集团时,不禁发出感叹:“中国供应商正在推动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取得世界级进步。”这一高度评价的背后,是歌尔在微型电声器件领域超过3万项专利的深厚积累,以及其智能工厂中“黑灯产线”的广泛普及。通过先进的机器视觉和AI算法,歌尔的智能工厂实现了24小时无人化生产,产品良品率大幅提升至99.95%。
数字生态“算力筑基”
山东充分发挥自身在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基础优势,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逐步形成了具有山东特色的人工智能产业生态。目前,山东全省的智能算力规模已经达到3.3EFLOPS,存储力超过45EB,济南、青岛双枢纽的网络出口带宽高达18.9万Gbps。
2024年,全省纳入重点监测的大模型企业达到124家,业务收入达到31.2亿元,同比增长175.7%,带动人工智能相关产业总产值超过1700亿元,同比增长约25%。
2024年,山东新增浪潮知业、卡奥斯天智等8个大模型通过国家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通过第三方机构测评的大模型产品达到176个,其中基础级大模型10个、行业级大模型115个、场景级大模型51个。
自获批济南—青岛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以来,山东的人工智能产业呈现出“以应用促创新、以产业带应用”的良好发展方向,正从传统的钢铁丛林逐步迈向充满活力的数字生态。
高端装备从“制造”到“智造”
山东省政府将工业经济视为“头号工程”,全力推动工业高端化提质。计划到2027年,重点行业先进产能占比超过60%,并培育百家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领先型”企业。
今年前2个月,山东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其中铁路船舶、电子设备增速分别达到46.4%和27.8%。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山东高端装备从传统“制造”向先进“智造”的巨大质变。
山东成功地把“笨重”的装备转变为“聪明”的数据节点。在济南,临工重机的136吨新能源挖掘机畅销印尼矿山,其动力系统能够根据矿石硬度自动调节输出功率。在青岛,全球首艘21万吨氨燃料散货船的焊接误差被精准控制在0.2毫米内,这得益于焊接机器人每秒1000次的数据纠偏。烟台万华化学的“灯塔工厂”通过工业互联网实时监控10万个传感器数据,设备故障率下降20%,年节省成本超过亿元。
在山东全省1.2万家规上装备制造企业中,90%已经完成数字化转型,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战略正在逐步落地生根。
中关村论坛所带来的新质生产力的春风,已经在齐鲁大地生根发芽。从海尔“懒人洗衣机”背后强大的工业互联网生态,到歌尔集团让苹果高管惊叹不已的“智造”能力,山东正沿着差异化的发展路径,以场景化应用为驱动力,不断推动技术创新,将科技创新成果积极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奋力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山东篇章。
本文介绍了2025年中关村论坛年会情况,重点阐述了山东利用自身优势进行产业变革。在工业互联网生态赋能、数字生态算力筑基、高端装备智造转型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正以独特路径推动科技创新转化为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6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