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基层代表盛弘:用民主之钥开启社区治理与立法新篇

本文聚焦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上来自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讲述她在社区工作中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理念,通过民主协商解决基层治理难题、参与国家立法建言以及履行人大代表职责等事迹,展现了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图景。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第二场“代表通道”如约开启。在庄严的人民大会堂里,一位面带微笑、气质亲和的全国人大代表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就是来自基层社区的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古北荣华第四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此刻,她迈着坚定的步伐走到镜头面前,带着满满的自信和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准备向中外媒体分享她的故事。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基层代表盛弘:用民主之钥开启社区治理与立法新篇

盛弘在“代表通道”上侃侃而谈:“我们通过民主方式解决民生难题,让大家成为民生实事的提出者、参与者和受益者。”这简短而有力的话语,不仅是她对社区工作的深刻理解,更是她对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诠释。大江东工作室与盛弘相识多年,深知这些话于她而言,绝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她日常工作的行动指南,是她履行代表职责的座右铭。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基层代表盛弘:用民主之钥开启社区治理与立法新篇

盛弘在“代表通道”上。人民网记者翁奇羽摄

古北,作为上海著名的国际社区,宛如一个小小的“地球村”,居民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今年,已经是盛弘在基层工作的第十四个年头。谁能想到,曾经她也是一名在外企工作的“白领”,身着时尚的职业装,踩着高跟鞋穿梭于写字楼之间。然而,一次机缘巧合,她毅然选择转型来到社区工作。这不仅仅是“脱下高跟鞋、穿上平底鞋”的简单转变,更是一次全身心投入基层治理的勇敢抉择。文明养宠、垃圾分类、小区停车……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却是基层治理中必须直面的难题。再加上古北国际社区的特殊属性,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观念在这里碰撞交融,给社区治理增添了更多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基层代表盛弘:用民主之钥开启社区治理与立法新篇

盛弘在社区工作。受访者供图

就拿垃圾分类来说,这一政策的推行在社区里遇到了不小的阻力。不少小区原本放在楼道里的不分类垃圾桶要撤掉,改为定点集中分类投放。社区干部上门征求意见时,一些不理解的居民满脸不悦,甚至将干部拒之门外。面对这种情况,盛弘并没有气馁,她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共商共议。她依托“古北市民议事厅”这个平台,这个由热心公益事业、在居民中有威望、办事能力强的中外代表组成的交流空间,把大家的质疑和困惑都摆到台面上来说。居民们不知道怎么分类,盛弘就带领社区工作人员一家一户地宣讲;居民们对垃圾投放点的位置有质疑,大家就一起讨论完善方案;有人担心“一刀切”,那就“一小区一方案”,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奇迹出现了。原本垃圾杂乱堆放的现象越来越少,主动参与垃圾分类的居民越来越多。古北社区成为了全上海垃圾分类工作的标杆之一,盛弘也作为基层代表在上海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动员大会上发言,分享他们的成功经验。

在古北,“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成为了社区治理的黄金法则。一条“黄金城道”,穿过6个住宅小区,共有200多家商铺。民居和商业如何协调发展,一度是个让人头疼的难题。在长宁区虹桥街道的牵头下,黄金城道共治委员会应运而生。这个委员会的成员包括物业、业委会、居委会,还有商铺代表和单位代表。在共治委员会的框架下,为了让这条路更加有序、更加漂亮,大家共同开展了历时一年有余的社区提案计划。在众人的共同参与下,黄金城道步行街完成了“昆虫酒店”“博物小馆”“旱溪生机”等16项微更新改造,还推出了街区刊物、街区公共展览等文化活动。盛弘感慨地说:“广泛的民主协商,形成了‘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商量’的良好氛围。”

2015年7月,虹桥街道成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首批4个基层立法联系点之一,这一举措开启了基层群众直接对国家立法、修法发表意见建议的民主立法新形式。“以往感觉,我们老百姓对法律只有遵守、实施的份。”一些居民的看法,随着基层立法联系点的运转,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反家庭暴力法》《行政处罚法》《个人所得税法》……一部部国家法律的草案,从北京人民大会堂“飞”入虹桥街道的寻常百姓家。盛弘兴奋地说:“居民们感觉到,国家立法离得这样近,大家可以直接发表意见了。”

在“代表通道”上,盛弘和其他代表共同祝女同胞们节日快乐。其实,过去她也曾通过基层立法联系点,为妇女权益保护积极发声。2022年初,在一场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的立法意见征询会上,盛弘一口气提出了10条意见建议,内容涵盖对妇女的定义、增强政府监督职能、强化各级群团组织对女性权利的保障义务等多个方面。盛弘说:“我说的很多都是大家的想法。”几年来的立法征询工作,让居民参与立法的意愿和能力大大提高。她带到全国两会上的意见建议,有不少是居民们群策群力的成果。

《国歌法》征求意见时,虹桥街道居民夏云龙的建议被吸纳;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时,华政附中学生们的建议被采纳,还收到了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社会法室的感谢信;《民法典》征求意见中,共听取180人意见,上报建议91条,被采纳10条……近年来,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又相继挂上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和上海市政府基层立法联系点的牌子,还摆上了人民建议征集的“红色邮筒”。在古北市民中心内外,讨论国家法律、城市法规,提交意见建议帮助城市发展,成为居民熟悉的参政形式。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对我来说是肩上一份沉甸甸的责任。随着今年两会的召开,来到北京、走进人民大会堂,这种感受就更深了。”这是2023年盛弘成为全国人大代表后发出的感慨。好在,一直在社区工作的她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每次赴京参会前,她都会邀请社区居民代表、长宁区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等进行座谈交流,认真收集来自一线干部群众的意见,为建言献策做好充分准备。

“旅行社对满70岁的人就不让报名了。我们有时间、想消费,却去不了。”“没事就爱出去逛逛,但大商场离得远,年纪大了跑不动,家门口的小店能不能再丰富些?”……这些在与社区老人聊天中捕捉到的小“吐槽”,给了盛弘启发。去年,她提出了应重视并加大“银发族”消费供给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积极回复与解决。如今,更多有烟火气的“小店”在社区家门口开起来,让老年群体感到生活方便了很多。

盛弘说:“近年来,上海的社区服务正在从‘有没有’向‘优不优’转变。”居民提出的这些建议背后,是对社区服务品质的追求。担任社区书记、参与基层立法、成为人大代表……在盛弘身上,社区工作的“小”与国家治理的“大”,有机衔接、紧紧融合在了一起。

在“代表通道”上,盛弘讲起接待外国代表团时的故事。“外国朋友看到人大代表之家的墙上有我的照片后说,‘原来中国的全国人大代表就在社区里工作’,还拿出手机与我合影。”盛弘笑着说,“对外展示着丰富多彩的中国民主实践,心里面感到特别的欣慰和自豪。”

全国人大代表盛弘:让基层民主之花绚丽绽放,基层代表盛弘:用民主之钥开启社区治理与立法新篇

本文围绕全国人大代表盛弘展开,详细介绍了她在社区治理、立法参与以及履行代表职责等方面的工作。她通过民主协商解决社区难题,推动垃圾分类、街区改造等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积极参与基层立法联系点工作,让居民参与国家立法;认真收集群众意见,为改善社区服务建言献策。盛弘的事迹充分体现了基层民主的活力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优势,实现了社区工作与国家治理的有机融合,展示了中国民主实践的生动画面。

原创文章,作者:Edeli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668.html

(0)
EdelineEdeli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7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7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