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冬季以来,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依托丰富的冰雪生态资源,通过一系列文旅融合新举措,实现冬春季旅游市场“开门红”,介绍了其推出的特色活动、融合业态、宣传推广方式以及取得的显著成效,并展望了2025年的发展方向。
自2024年冬季降临,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紧紧围绕“多元活动、产品创新、立体宣传、安全护航”这一核心主线,充分借助当地丰富的冰雪生态资源,大力开展文旅融合工作。一系列别出心裁的新举措纷纷落地,成功让祁连县的冬春季旅游市场迎来了“开门红”。
在这一阶段,全县累计举办了多达12场次的冰雪主题文体活动。随着这些活动的开展,祁连县的游客接待量呈现出显著增长的态势,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超过了三成。不仅如此,祁连县的冰雪旅游品牌影响力在市场上得到了极大提升,旅游服务质量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祁连县以“天境祁连”这一知名品牌为核心,精心打造全季节、多场景的冰雪文旅产品。从2024年12月至2025年2月,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特色活动相继上演。“冬肉美食”系列活动让游客品尝到当地独特的美食风味;全国新年登高健身大会阿咪东索林海徒步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的3000余名登山爱好者。在海拔3169米的阿咪东索景区,登山爱好者们穿梭在林海雪原之中,沿途设置的5个补给站为他们提供藏式奶茶、风干牛肉等特色餐食,将生态探险与民俗体验完美地融合在了一起。
雪山爱情主题活动中的集体婚礼别具一格。20对新人在零下15℃的圣湖冰面完成了神圣的婚礼仪式。配套的藏式婚俗表演、冰雕艺术展更是吸引了超过5万人次参与。“雪山下的集体婚礼让游客感受到浪漫与地域文化的结合。”祁连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此外,青海省“青BA”群众篮球联赛祁连“村BA”赛事、元宵节文化系列活动等,进一步点燃了本地居民与游客之间的互动热情。
为了破解冬春季旅游“半年闲”这一难题,祁连县积极探索新的发展模式,推出了“冰雪 + 生态”“冰雪 + 民俗”等融合业态。联合青海交通音乐广播开展的“冬游祁连、自驾天境”5场大时段直播,实时呈现了黑河峡谷冰瀑、伦布夏果林海雾凇等绝美景观,全网观看量突破千万。由摄影爱好者组成的“冬游祁连赏美景”采风团,拍摄的《雪域鹿影》《圣湖晨光》等作品成功入选青海省冰雪旅游摄影展。
在旅游产品的创新方面,天境圣湖自驾营地推出了独具特色的“冰屋火锅宴”,让游客在冰天雪地中享受热辣美食;阿柔部落寻鹿山庄开放了雪地追踪岩羊项目,为游客带来刺激的探险体验;八宝镇藏药温泉新增“温泉 + 药浴”疗愈服务,满足游客的养生需求。祁连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我们开发了烟花秀、冰灯秀、冰雪森林徒步等8大类体验项目,雪地自助烧烤、八宝暖锅等餐饮项目复购率达65%。”
在宣传推广上,祁连县构建了“传统媒体 + 新媒体 + 名人效应”的宣传矩阵。赴哈尔滨、成都、西宁等地举办文旅推介会,重点展示祁连鹿场、卓尔山等景区的冬季风貌。还邀请了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研究生团队开展“生态旅游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为产品设计提供学术支持。
媒体传播取得了显著成效。25位网络达人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发布冰雪旅游短视频156条;竞走世界冠军切阳什姐拍摄的《祁连滑雪日记》播放量超500万次,带动“天境祁连冰雪季”话题登上热搜榜;西宁火车站、力盟商业区等地的LED大屏滚动播放宣传片,实现了线上线下全域覆盖。
祁连县文旅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冬春季旅游收入占全年比重从15%提升至28%,冰雪经济成为新增长点。”展望2025年,祁连县将深化“冰雪 + 文化”“冰雪 + 科技”融合,推动“冷资源”持续释放“热效应”。
青海祁连县在2024年冬季至2025年初通过举办特色冰雪活动、创新旅游产品、开展立体宣传等举措,有效破解冬春季旅游“半年闲”难题,实现了冬春季旅游市场的良好开局,冰雪经济成为新的增长点,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融合发展。
原创文章,作者:Isaiah,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7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