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楚良深度反思国足:信心、球员质量与体系建设

本文围绕前国门区楚良对国足发展的看法展开,讲述了他在多届世界杯预选赛中的经历,分析了国足多次功败垂成的原因,探讨了2002年出线的特点及关键因素,还对国足未来发展提出了期望。

区楚良深度反思国足:信心、球员质量与体系建设

直播吧3月18日消息,在接受《足球报》的专访时,前国门区楚良表达了自己对于中国足球的独特见解。他认为,相较于本届国足能否在赛事中成功突围,他更为期待的是中国足球发展能够具备可持续性,以及国足获胜方式能够拥有“可重复性”。他内心深处更关切的是,中国足球能以实力提升作为坚实基础,以十年的奋斗历程为一个发展周期,最终实现“重返亚洲一流”的宏伟目标。

今年57岁的区楚良,在冲击世界杯的道路上留下了一段充满波折的纪录,其中包括1次成功出线和6次遗憾失败。作为一名优秀的门将,他曾先后跟随施拉普纳和戚务生两位教练,却在1994年和1998年的世界杯预选赛中折戟沉沙。而在2002年,他在米卢的率领下,成功晋级韩日世界杯,迎来了职业生涯的高光时刻。退役之后,他作为国足教练组成员,连续征战了2010、2014、2018、2022四届世界杯预选赛,先后辅佐过福拉多、卡马乔、佩兰、高洪波、李铁等多位教练。

为何这四次世预赛的结果都是功败垂成呢?区楚良从守门员教练的专业角度,将其归结为三个方面的明显不足:信息获取有限,导致对现代足球的理解不够深入;对现代足球的理解有限,使得战术安排和应对策略存在欠缺;准备工作有限,影响了球队在比赛中的发挥。他还透露:“其中会有很多干预因素存在,但是这种干预的核心内部是如何具体运作的,我并没有接触到。据我所知,干预情况是确实存在的。当这些干预和主教练的理解发生冲突的时候,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结果是显而易见的。”

对于这些干预是对是错、有无必要,区楚良并没有做更多的探讨。他觉得“1000个人对足球有1000种理解”,但是“你既然选择了这个人,就只能让他去做”。除了在选人方式上存在的困惑之外,更具体、更深层的信息,他也并不掌握,只是表示“其实都可能会有”。

那么,2002年世界杯出线与前后六次冲击世界杯有什么不同之处呢?区楚良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所有人对比赛充满信心。”对于其中的原因,他至今仍然在不断地反思和求证。即便当时热身赛全负、球迷倒戈、媒体不满,甚至初战告捷依然被骂、主教练被喊下课,但那届国足还是史无前例地出线了。区楚良沉吟片刻,思考着说:“这是为什么?我应该怎么理解这些事呢?总之那届国家队,对所有人来讲都是最和谐、最开心、最有激情的一届。”

区楚良觉得,主教练的能力和魅力固然重要,但“正确的干预、得当的保障、很多细节问题的妥善处理”同样不可忽视。他回忆起红塔基地每周四的新闻通气会,各路记者挤在一个房间里,唇枪舌剑几乎成为了家常便饭。那么米卢是怎么巧妙化解外部矛盾的呢?区楚良表示:“可以说是个人魅力,但是现在回过头看,它是一种公关能力。”此后的主教练,有的闭门造车自行其是,有的对外部声音充耳不闻。虽然其中确有不少说法让人无法理解,但是怎样让别人和球队同频共振呢?区楚良认为这一点很值得注意,那就是“对公共关系的处理”。

除了以上原因,米家军出线还有一个关键因素和重大差异,那就是“球员质量”不同。区楚良说:“以前,我们在个人技术和体能上,起码这两点在亚洲是领先的,或者是在一流行列中的。只是在技战术、在临场心理上需要提高。米卢来了,解决了这两点。”

时光回溯到20世纪,区楚良参加过更早的两届世预赛。在他看来,1993年和1997年的国足,与之后的米家军并不存在球员质量上的差异。他认为“当时的人没有问题,教练、队员都没有问题”。但那两届国足“对外部世界的认知”,与后来相比却有极大的差异。

就拿1997年那批队伍来说,他们的自信心明显不如晚一届的国足。区楚良指出:“我们总把对手想得过于强大,总把自己当成弱者,其实我们当时的水平和能力一直处在亚洲的一流行列,完全可以让你来研究我怎么办,而不是我去研究你怎么办。”他并不否认知己知彼的重要性,但强调“你应该有充分的自信去碾压对手,可很多时候,我们并没有这么做”。

1993年,25岁的区楚良坐在伊尔比德的替补席上,目睹了国足小组赛0 – 1负于也门的那场著名的败仗。他认为这种结果与预期之间的巨大落差,可能来自一种人性的弱点,“要么过度自卑,要么过度膨胀,这两种心态都会让球队的表现天差地别”。

早前在杭州与米卢重逢时,米卢相信国足能进入2026年世界杯。重温这番旧话时,区楚良的反应是反问:“你进入世界杯以后又能怎么样?”他进一步追问道,重返世界杯是不是意味着重返亚洲一流?他觉得:“应该不是,因为足球的发展规律不是这样的,它一定是你通过十多年不断地努力去沉淀积累,一层一层地往上走。我们现在渴求如何进入世界杯,但是如果踏踏实实干十年,用十年把不同时期暴露的问题解决掉,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进世界杯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如果说国足当前的目标是争夺8.5个名额,而且人人都喜欢爆冷、渴望奇迹,区楚良也有这样的期待。但对他来说,未来五到十年,并不指望国足会有明显的、实质性的突破。他表示:“我更多的是希望能真正建立起完备的体系,真真正正加强实力、提升技术水平。”

追问仍在继续,区楚良提出:“现在这支国家队有什么资本去跟别人周旋?是速度特别快,还是防守硬度特别强?中场组织特别好,还是前场配合特别熟练?”他以中国香港队在亚运会打进前四为例又问,再打一次会怎样?他强调:“其实足球有很多东西是需要一种重复性的。就是今天我做到的,明天我还能做,我这一分钟做的,下一分钟、再下一分钟还能做。”

区楚良说:“我们经常讲‘有一没二三’,你再做一次我看看?这种话说起来可能很伤人,而我们要求的就是‘有一有二有三’。”他表示这不是个人看法,而是所有足球人的态度,“足球人一定要精益求精。能不能真正认识到这个问题,这是首要的第一步,否则你永远不会去做。”

本文通过前国门区楚良的视角,深入剖析了国足在多届世界杯预选赛中的表现。他指出国足多次功败垂成的原因包括信息、理解和准备工作的不足,也分析了2002年出线的独特因素,如信心、公关处理和球员质量等。区楚良强调国足要实现重返亚洲一流,需要十年的沉淀积累,建立完备体系,提升实力和技术水平,并且注重获胜方式的可重复性,展现了对中国足球可持续发展的深刻思考。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87.html

(0)
modestymodesty
上一篇 2025年3月1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1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