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在武汉洪山科创大厦揭牌这一事件,介绍了小游戏市场规模,分析了该基地落户武汉的原因,以及洪山区为推动小游戏产业发展将采取的举措。
湖北日报消息,3月27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在武汉市洪山区的洪山科创大厦正式揭牌。
活动现场十分热闹,小游戏产业的多个核心合作项目顺利签约落地。与此同时,全链条基地服务体系也正式发布。这一系列举措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以小游戏产业为重要切入点,全力打造全国一流的游戏全产业链集聚区。
小游戏市场规模近400亿
《2024中国游戏产业报告》呈现出国内游戏市场的繁荣景象。2024年,国内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高达3257.83亿元,与上一年相比增长了7.53%,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同年,国内游戏用户规模达到6.74亿人,同比增长0.94%,同样刷新了历史最高点。而且,2024年中国自主研发游戏海外市场实际销售收入为185.57亿美元,同比增长13.39%,其规模已经连续五年超过千亿元人民币,再次创下新高。
小游戏具有独特的优势,它无需单独下载,用户只要打开微信、抖音、支付宝等常见软件,点击小程序就能轻松游玩。其低门槛、快节奏、强社交性的特点,恰好满足了人们碎片化娱乐的需求,因此深受大众喜爱。中国游戏产业智库专家、华中科技大学硕士生导师熊硕介绍说:“2024年,中国的小程序游戏市场收入达到398.36亿元,同比增长99.18%。并且在海外的日韩等市场表现也相当出色,仅去年上半年,就有17款小游戏境外营收超过4.7亿美元。”
站在小游戏产业发展的风口期,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落户武汉,这无疑将进一步推动武汉游戏产业的蓬勃发展。熊硕建议,武汉可以联合高校挖掘本地文化IP,积极引入头部平台,设立专项出海基金,支持企业针对日韩、东南亚等全球市场进行本地化适配,以此助力基地企业的成长。
“全国首个”为何落户武汉?
经过十几年的发展,武汉游戏产业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涵盖了研发、发行、运营、美术、人才培养等各个环节。2024年5月,武汉市出台了《关于支持数字创意产业重点领域发展的若干措施》,从精品创作生产、产品上线运营、市场主体发展、重大活动举办、优秀人才培育等多个方面,为游戏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扶持,使得武汉游戏产业发展迅速。
武汉有着“大学之城”的美誉,拥有92所高校,130万在校大学生。其中,洪山区更是人才济济,坐拥35所高校及60万在校生,是武汉游戏产业的核心动力区之一。武汉市洪山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校与产业的深度融合,是洪山游戏产业领跑的核心竞争力。”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是全国为数不多专门设立游戏学专业课程的高等院校;武汉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数学、计算机专业为游戏产业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持。而且在汉高校大多数设有创意设计类专业,能够为游戏产业提供大量的人才供给。
洪山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小游戏是数字经济的新蓝海,更是洪山产业升级的突破口。未来将联动创意天地、融创智谷等八大园区,形成数字创意产业集群,为武汉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近年来,洪山区通过举办电竞文旅嘉年华、腾讯游戏创作大赛等活动,不断强化游戏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下一步,洪山区还将出台支持小游戏产业发展的专项扶持政策,以“政策 + 服务”双轮驱动模式,为基地内的小游戏企业提供全流程的政策支持体系,包括组建小游戏产业投资基金、搭建公共服务平台、给予产业奖励、引进人才等,推动小游戏领域人才、数据、资金等要素的集聚。
本文围绕全国首个小游戏产业孵化基地在武汉揭牌这一事件展开,先阐述了小游戏市场规模的增长态势,接着分析基地落户武汉是因为其完善的游戏产业链、政策扶持以及丰富的高校人才资源。最后介绍了洪山区为推动小游戏产业发展的后续规划,展现了武汉在小游戏产业发展上的巨大潜力和积极作为。
原创文章,作者:modesty,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69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