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本文聚焦春季放风筝这一热门户外活动,通过列举多地因风筝线引发的危险事件,如割伤行人、缠绕电线等,揭示了风筝线潜在的巨大危害。同时,采访了风筝爱好者和专业人士,介绍了风筝线材质特点、试验其杀伤力,并给出了放风筝的安全建议。

随着春季的到来,阳光明媚、微风轻拂,不少人纷纷走出家门,投身到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中。放风筝作为踏春游玩、休闲放松的热门选择,深受大家喜爱。然而,在尽情享受放风筝乐趣的同时,“安全”二字必须时刻牢记心间。看似细细的一根风筝线,实则威力不容小觑。

近期,网络平台上流传着多起放风筝引发危险的短视频,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

3月22日下午,河南安阳汤阴县发生了一起令人揪心的事件。一名男孩骑着电动车前往图书馆,当他行驶在路上时,颈部突然被横跨道路的风筝线割伤。据目击者描述,这根风筝线悬挂在两棵树之间,由于其颜色与背景相近,很难被察觉。受伤男孩的家人透露,男孩的伤口内层缝合了9针,外层缝合了12针。医生表示,如果伤口再偏半厘米触及大动脉,后果将不堪设想。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同一天,江苏泰州也发生了类似的危险情况。一名男子骑摩托车时被风筝线伤及喉部,好在他在高速行驶中及时刹车,仅颈部轻微擦伤。目前,男子已向警方报案,相关部门正在介入调查。

次日,四川成都一名骑行爱好者在青龙湖绿道骑行时,被风筝线拦倒。他的头盔被划出深达1厘米的裂痕,额头留下了10厘米长的血痕。目击者拍摄的视频显示,风筝线在阳光下几乎透明,骑行者直到接近时才发现危险。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除了会误伤他人,风筝线还可能缠绕在电线上,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3月22日,在山东临邑县,一支风筝挂在了高压电线上。当地工作人员利用激光清障仪打断风筝线,才避免了危险的发生。山东临邑县电力检修人员表示,风筝挂在10千伏以上的高压线上,可能会引发放电或短路,严重时会影响区域电力供应。而且,发现有人用竹竿捅、扔石头砸的行为都极其危险,高压电可能通过风筝线伤人。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无独有偶,23日,在河北正定县滹沱河生态绿廊附近的铁路桥上,一个红色的风筝挂在了高铁的接触网,导致一列高铁紧急停车。工作人员紧急将风筝从接触网上取下。铁路部门明确表示,铁路线路两侧500米内严禁升放风筝,肇事者将被追究相关责任。

每年春季,公园附近往往成为放风筝的热门地点。那么,这些风筝爱好者对风筝线的危险了解多少呢?

记者在北京玉渊潭公园看到,头顶上五颜六色的风筝很多,但在景区里并没有见到放风筝的人。保安告诉记者,公园里严禁放风筝,如果见到就会制止。记者顺着风筝的方向在不远处找到了放风筝的人,几位风筝爱好者表示,他们一年四季都会来到这里集中放风筝,即使冬天也不例外。当记者问及在公园附近放风筝是否会伤及自己或者他人时,一位爱好者赶紧戴上了防切割手套。记者试了一下,即使戴上手套依旧能感受到风筝线的锋利。

山东潍坊有着“世界风筝都”的称号,每年春季,放风筝的人络绎不绝。王铁源是一位资深风筝爱好者,他有几十年的放风筝经验。他告诉记者,风筝线的材质从最早的棉线,发展到现在的“凯夫拉”“大力马”等,线的强度越来越大。一旦操作不当,不仅有可能伤到他人,还有可能伤及自身。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王铁源提醒道:“小小的风筝线,它拉力非常大,如果放线太快,这个手坚决不能去抓死风筝线。还有一个就是现在有的是风筝线圆盘,使用风筝线圆盘放飞,握着中间的手搭到边上,也是控制出线的速度,出线速度不能太快,太快就注意手千万不要搭上线,一旦搭上就容易造成对手的伤害。”

除了放飞速度过快时容易伤到手,飘荡高度较低的风筝线,也容易伤到附近的人,特别是对于摩托车或者电动车驾驶者。山东济南摩托车爱好者张琨表示:“我们也遇到过这种情况,有风筝突然飘落在我们摩托车前,当时感觉也是非常危险的。”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对此,有人建议政府应加大对放风筝活动的监管力度,通过多种渠道提醒市民选择适宜的场地和时间放风筝,远离人流密集区域以及可能影响周边设施的地方,或者提供更加空旷的场地。

看似纤细柔软的风筝线,为何却能轻易割伤人体?它的杀伤力到底有多大呢?让我们通过风筝线试验一探究竟。

专家介绍,风筝爱好者使用的“大力马线”或是“凯夫拉线”,虽然更利于风筝的放飞,但因其材质韧性大,强度能达到同等质量钢铁的3到5倍。

记者和消防员首先对三种常见的风筝线进行了拉力测试,看它们所能承受的最大拉力。其中,鱼线、尼龙线、凯夫拉线分别在约7kg、18kg、25kg时被拉断,可见其非常结实。

随后,记者戴好防护手套将一根凯夫拉线绷紧,再用蔬菜来模拟撞击的场景。可以看到,黄瓜、白菜、青萝卜、胡萝卜、南瓜被瞬间切成两半,玉米也被隔断。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员祁兴龙表示:“切割的表面,尤其是边缘的位置,它并不像是用菜刀切的非常的平整,与其说它是被切割开的,其实不如说它是被锯开的。对于咱们后期的创伤处理,包括消疤痕这些方面都是非常不利的。”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接着,消防员将一块五花肉绑在车顶上,在封闭道路上进行试验。一根风筝线被横拉在路面,在微风中若有若无地颤动。随着车辆发动加速,“嗖”的一声,五花肉划过风筝线。就在这一瞬,原本平整的猪肉表面,赫然出现一条几厘米深的割痕,触目惊心。

消防员介绍,这是由于风筝线的接触面积很小,当遇到物体强烈冲撞时,压强就相应增加,一根绷紧的风筝线就可能成为伤人的“利器”。除此以外,如果操作不当,风筝线飘到高压线上,还可能发生线路短路或者人员触电危险。在山东潍坊市的一个专业测试场地,电力工作人员将不同材质的风筝线缠在高压线上,并通电模拟测试。测试中,棉线、尼龙两种材质的风筝线都被烧断,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具有导电性。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国网潍坊供电公司输电运检中心孙晓磊表示:“我们在模拟环境下,对多种风筝线材质进行了实验,其中棉线、尼龙在潮湿环境下会发生短路故障,而有一款新型的LED(夜间使用的风筝)线,在干燥环境下即可引起故障。”

专家提醒,放飞风筝的时候要远离高压线,保持至少300米的距离,如果发生或者发现风筝线搭挂到高压线上,要联系供电部门紧急处置。

春季放风筝热潮背后:危险频发,如何保障安全?,风筝虽好,安全勿忘!近期多地风筝伤人事件敲响警钟

北京市通州区消防支队消防员祁兴龙强调:“放风筝本身它是一件有利于身心健康一项娱乐活动,但是我们不能在一些高架桥、高铁站、飞机场,还有一些高压电线区域等地方放风筝,当然在公路周边也不行。现在有一些公园、大广场之类的地方,也是不允许放风筝的。咱们要遵守当地的一些相关的规定。”

本文通过列举多地春季放风筝引发的危险事件,揭示了风筝线可能带来的人身伤害和电力安全隐患。同时,介绍了风筝线材质的特点和杀伤力试验,提醒人们放风筝时要重视安全问题,选择合适的场地,避免在危险区域放飞,严格遵守相关规定,以保障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原创文章,作者:Serene,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qihaozhang.com/archives/7064.html

(0)
SereneSerene
上一篇 2025年3月28日
下一篇 2025年3月28日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